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天风医药杨松团队】诚益通:一体两翼,医药智能制造和康复设备双轮驱动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20 阅读数:人阅读

 

☝点击关注大松树,获取一手深度分析☝

天风证券医药团队

杨松

如您需要完整版报告,可联系天风证券医药团队或您对口销售

报告摘要

疫情影响逐步消除,股权激励方案彰显发展信心

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0.97-1.09亿元,同比增长60.0%~79.8%,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0.86-0.98亿元,同比增长66.3%~89.6%。

2021年11月,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业绩考核要求以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0.60亿元)为基数,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增长率不低于60%/115%/179%,对应归母净利润0.97/1.30/1.68亿元。

康复业务政策鼓励,聚焦基层,发展可期

1)政策对于康复发展持支持态度,国家及各省市康复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康复医疗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的关键部分,人口老龄化叠加支付能力和康复意识提升,康复需求增加,国家及各地方康复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国家层面印发《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河南、浙江、广东、四川等也印发了各省的康复支持政策。2)乡镇卫生院康复设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龙之杰聚焦基层蓝海市场。龙之杰自成立以来积极开拓三级医院市场,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未来公司将目标市场从三级医院逐步下沉至县乡基层医疗市场。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年乡镇卫生院数目达到35762家,目前乡镇卫生院康复设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属于蓝海市场,龙之杰在乡镇卫生院康复整体解决方案上已有成功案例,未来聚焦基层,康复业务发展可期。

医药智能制造业务整体稳健

医药生物智能制造业务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和系统设备,2021H1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82.52%;净利润2692.26万元,同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2021H1公司新签及中标订单金额为5.26亿元,同比增长28%,我们预计后续维持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医药智能制造业务业绩波动的风险,康复器械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目录

正文

1. 一体两翼,双轮驱动

1.1. 主要包括医药智能制造和康复医疗设备2大业务板块

公司前身为北京东方诚益通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2011年整体变更并更名为北京诚益通控制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于深交所上市,2017年通过并购龙之杰将业务拓展至康复医疗设备领域,整合完成后,公司确立了“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目前公司业务涵盖智能制造业务和康复医疗设备业务两大板块。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北京大兴、江苏盐城、广东广州、浙江温州设有四大生产基地。2019年成立美国诚益通公司,为工业大麻商业种植者提供植物提取解决方案,拓展植物提取研发应用业务。

1.2. 公司实控人为梁学贤及梁凯父子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梁学贤及梁凯父子,梁学贤和梁凯分别直接持有公司6.78%、3.73%股权,通过北京立威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公司8.83%、2.77%的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持有本公司股权的情况如下图:

1.3. 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业绩恢复增长

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0.97-1.09亿元,同比增长60.0%~79.8%,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0.86-0.98亿元,同比增长66.3%~89.6%,主要因为疫情影响逐步消除,恢复增长。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55亿元,同比增长48.80%;归母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增长66.74%,收购了广州龙之杰和北京博日鸿,纳入公司合并报表。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89亿元,同比增长24.14%;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14.18%,控股浙江金安药机,业务领域拓展至中药领域;龙之杰控股广州施瑞,业务拓展至孕产康复领域。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89亿元,同比增长0.01%;归母净利润为0.81亿元,同比降低20.44%,主要受医药生物智能制造板块影响收入;归母利润率下降,主要因为公司加大植物提取和智能化新业务投入力度,相关费用支出增加;盐城新厂房建设项目推进及承揽的多个大项目开工对资金形成占用,财务成本提高。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64亿元,同比增长10.92%;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降低25.81%;主要因为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半年复工复产推进,经营情况好转。

1.4. 股权激励方案彰显发展信心

2021年11月19日,公司公布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本激励计划的激励人数共计80人,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331.9万股,占公司股本的1.22%。其中,首次授予30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1%,预留30.5万股。授予价格为5.54元/股。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以公司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0%/115%/179%;对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以公司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15%/179%。

2.医药生物智能制造业务:整体稳健

2.1. 公司是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是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制药企业、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以制药工艺为基础,将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装备进行集成,从而赋能客户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最终实现制药生产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公司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属于个性化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方案设计、关键设备及组件生产、软件设计等一系列流程,在客户所在地完成调试、系统验收后,最终实现销售;还可为客户提供系统维护升级、技改扩容、GMP验证等完善的服务。

2.2.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与系统设备

医药生物智能制造业务主要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和系统设备,2021H1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82.52%;净利润2692.26万元,同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2021H1公司新签及中标订单金额为5.26亿元,同比增长28%,我们预计后续医药生物智能制造业务维持稳健增长。

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同比增长0.3%,在国内第二轮GMP验证结束,下游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保持了一定增长。2018年医药生物自动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418.9万元,同比增长17.86%,公司订单量持续增加,中标江西国药及黑龙江新和成等大型项目,同时,参与华邦、华森等国家级示范项目。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降低0.54%;净利润3248.63万元,同比降低34.06%,短期业绩承压,培育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业务新增长点。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净利润3045.55万元,同比下降6.25%,主要因为2020H1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2020年医药生物智能制造业务新签订单7.17亿元,同比增长20.93%。

2.2.1. 自动化控制系统:制药产业链全覆盖

自动化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控制信号)、传感器(测量信号)、执行器(控制动作)等组成,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在对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设定后,可以保证被控制对象能够按照预定的参数进行生产,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覆盖生物发酵、化学合成、中药及植物提取、药品制剂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制药产业链的全覆盖。

2.2.2. 工业软件信息化产品:主要包括制造执行系统(iMES)等4大类

工业软件的应用从整体架构上打通了从生产计划到生产过程的信息流、数据流、物流,从而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业务需求,实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等业务目标。公司的软件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生物制品生产领域,产品涵盖4大类,包括制造执行系统(iMES)、智能物流追溯系统(MTS)、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系统(SCADA)、仓储管理系统(WMS)等。

2.2.3. 智能设备:主要应用于药品制剂及智能包装领域

公司的智能装备产品主要应用于药品制剂及智能包装领域。药品制剂领域的特色智能装备涵盖制剂工艺的多个环节,如用于分装环节的CF/CD系列计量分装机、用于粉碎环节 的CFS系列高效粉碎机、用于配料环节的CB系列自动配料系统、应用混合环节的脉冲型气动混合机、用于清洁环节的CQXZ系列移动式清洗站、用于提取环节的TQ系列多功能提取罐等。智能包装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包装设备以及个性化包装问题解决方案,涵盖贴标、装盒、称重、裹包、视觉检测、二级赋码、激光打码、装箱、捆扎等环节。

2.3.医药行业智能制造仍有提升空间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政策指出,要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医药及医疗设备等9个领域的产业创新发展,同时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2021年4月,工信部颁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政策指出:“智能制造作为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分步实施,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重点行业、区域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分别超过20%和15%;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十三五”期间,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明显提升。2021年1月工信部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较2019年有所提升,一级及以下的低成熟度企业数量减少10%左右,达到二级成熟度的企业数量增加2%,三级及以上成熟度企业数量增加8%左右。

分行业来看,汽车、电子、电器、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相对领先。医药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位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之间,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成熟度的企业数量为 33%、专用设备制造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成熟度的企业数量为23.5%,因此估算医药制造行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成熟度的企业数量约为23.5%-33%(均值为28.25%)。

2.4. 公司未来发展路径:“扩领域”和“智能化”

公司以优势业务生物发酵领域智能制造业务为基础,沿着制药产业链将业务拓展至化学合成、中药及植物提取、药品制剂、智能包装领域,实现对制药全产业链进行覆盖,从而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2.4.1.“扩领域”:横向开拓扩大业务范围

从生产方式来看,原料药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物发酵、化学合成、中药/植物提取以及生物制药等。生物发酵原料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公司是该业务领域的早期市场开拓者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并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完善产业布局,公司将产业链横向拓展至化学合成和中药、植物提取领域,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生物制药领域作为医药制造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公司将其作为关注重点,力争将其培育成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2.4.2. “扩领域”:纵向延伸完善业务布局

公司以子公司诚益通科技为依托,将服务内容延伸至制剂生产领域。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以智能物流系统、配料系统、混合系统、隔离系统、分装系统及信息化业务为核心产品的系统解决方案。

包装是药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必要条件。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博日鸿将产业链纵向延伸至智能包装领域。目前博日鸿可以向客户提供泡罩包装机、贴标、装盒、称重、裹包、视觉检测、二级赋码、激光打码、装箱、捆扎、机器人装箱码垛等全套解决方案。公司在医药生物生产制造过程的产品结构更加完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得以提升。

2.4.3.“信息化”:iMES等信息化产品逐步完善

工业软件信息化产品是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领域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先后参与悦康药业、华邦制药、宜昌三峡制药等国家级发展专项及新模式运用项目,以及正大青春宝“中药智能化平台”、芍花堂“芍花堂中药饮片数字化车间”项目等。

公司紧跟政策导向,布局信息化业务致力于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从而提升整体解决方案实施能力。公司围绕“现有产品优化升级”和“新产品开发”两个方向开展研发工作。2021H1在现有产品优化升级方面,公司主要针对智能制造系统“iMES”和“智能物流追溯系统MTS”进行升级开发, 升级后的产品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在新产品开发领域,公司开发“新调度系统”,新产品涵盖工艺流程实时监控、AGV调度、柔性作业调度等8大功能模块,更加易于编写优先级、排产等更加复杂的调度功能。

3. 康复业务:政策鼓励,聚焦基层

3.1. 收购龙之杰,拓展康复医疗器械业务

2017年公司通过对龙之杰的收购,扩展了康复医疗器械领域业务。龙之杰于2000年成立,2005年确立了“物理治疗设备专业制造商”的定位,2012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龙之杰业务广泛,不断拓展。疼痛康复与神经康复作为龙之杰的传统业务,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力;在拓新业务、寻求业绩新增长极方面,龙之杰积极着力发展养老康复业务;2018年龙之杰控股广州市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加强孕产康复一体化建设;并于2019年成立“骨科康复事业部”,积极推进骨科康复业务发展。

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1年业务逐渐恢复增长,后续有望保持增长。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康复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和毛利均下降。2021年由于疫情得到控制,康复医疗器械业务恢复正常,营收和净利恢复增长,2021H1收入9708.35万元,同比增长75.99%;净利润2251.42万元,同比增长2653.36%。2019年龙之杰转向精细化发展,随着龙之杰康复医疗项目建设推进对资金形成占用,龙之杰融资规模增加,财务成本上升,2019年净利润出现下降。

康复医疗板块拿下冬奥会部分采购订单。2021年9月,根据《北京市延庆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延庆区冬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第六包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显示,公司旗下康复板块——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子公司广州市章和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云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中标2021年延庆区冬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第六包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中涵盖三维步态分析评估系统、理疗床及电脑骨伤治疗仪在内的9大品目,中标金额合计539.97万元。

3.2. 康复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康复医疗器械发展潜力大

政策对于康复发展持支持态度,国家及各省市康复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康复医疗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的关键部分,人口老龄化叠加支付能力和康复意识提升,康复需求增加;从政策端,国家及各地方康复支持政策陆续出台,2021年6月,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市等15个省份作为试点地区。河南、浙江、广东、四川等也印发了各省的康复支持政策。

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大。根据《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全国有康复医院706家,仅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8.28%;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合计设置床位271695张,仅占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床位总数的3.09%;根据《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当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并配置标准化的康复医疗器械,康复科室设置床位数预期达到5%的水平,目前尚有一定缺口,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尚有极大发展空间。

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呈上升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2021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115亿元增长至4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63%。细分的康复医疗器械市场中,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前沿领域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4~2021年,电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5%,磁刺激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8.38%,电生理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8%。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以及各级医疗机构对康复科建设的不断重视和患者康复意识的不断加强等多方需求,促进了康复设备需求量的快速增长。

3.3.公司产品体系完善,助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龙之杰逐步完成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康复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致力于为国内外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养老护理机构、体育运动等专业机构提供优质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

3.3.1. 公司产品品类较全

龙之杰产品覆盖康复评定、康复训练、物理理疗三大领域,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覆盖产品线较为齐全。根据病种及治疗对象的不同,龙之杰的产品可以应用至疼痛康复、神经康复、养老康复、孕产康复、骨科康复、重症康复等细分领域。

3.3.2.提供6大领域专科解决方案

龙之杰借助品类齐备的产品线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疾病问题推出专科解决方案。目前龙之杰专科解决方案覆盖6大领域,包括疼痛康复解决方案、神经康复解决方案、养老康复解决方案、孕产康复解决方案、骨科及运动康复解决方案、临床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

3.3.3.推出整体解决方案

龙之杰推出康复整体解决方案。在国内康复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国家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建设,龙之杰结合监管机构的建设标准,为客户提供从前期的场地规划设计、康复设备提供、人才培养及学术帮扶到后期的科室管理、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服务。与传统的康复医学中心建设模式相比,整体解决方案的针对性更强、建设周期更短,售后服务专人对接更加便捷高效。

龙之杰利用物联网建设助推“智慧康复系统”发展,致力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提高作为康复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综合实力。在“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背景下,龙之杰以物联网建设为前提,以庞大的终端用户群为基础,构建并推进“智慧康复系统”发展。

康复医疗设备硬件智能化建设:龙之杰依托现有设备,通过与物联网、云存储的连接,通过对大数据、AI等技术应用,使得原有设备拥有互联网智能化功能。针对制造的近3万台康复医疗设备(IIB类,产品效期内,在用),龙之杰计划使用物联网、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后的智能康复医疗设备能对患者的使用信息进行完备的记录并存储于云端;针对C端用户需求,龙之杰利用自身研发优势与知名康复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开发出适于国内市场的智能可穿戴康复设备。

康复医疗设备物联网管理平台:龙之杰依托信息技术、借助智能化管理软件,对医院设备等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医疗设备资产的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目前龙之杰通过与高校及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康复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

3.4.下沉目标市场,推动县乡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学科建设

公司在三级、二级医院等传统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中国康复医疗体系由三级医院康复科、二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组成,三级医院康复科主要承担急性期康复治疗、二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则承担恢复期康复治疗、社区康复医疗中心主要承担维持期康复治疗。龙之杰自成立以来积极开拓三级医院市场,确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2020年龙之杰以二级医院市场为主要开拓目标,二级医院销售金额在总体销售金额中占比显著提升。

未来公司将目标市场从三级医院逐步下沉至县乡基层医疗市场。2021 年,国家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再次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预计基层医疗机构康复设施建设将进入快车道,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年乡镇卫生院数目达到35762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基层市场覆盖能力,在巩固三级、二级医院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基层医疗机构新蓝海。

3.5. 产品、学术推广、渠道三个维度打造企业综合竞争力

龙之杰作为康复医疗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始终坚持围绕“做全做优产品线”、“拓展维护销售渠道”、“学术推广打造品牌知名度”三个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5.1.自主研发打造核心技术、构建品类齐全产品线

龙之杰主要从做全、做优两方面优化产品线:通过内生外延双重方式布局亚专科康复领域,实现矩阵式产品应用,做全产品线;通过物联网建设助推“智慧康复系统”发展,致力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做优产品线。2021年上半年,龙之杰研发费用支出996万元,占收入比重达到10.26%,2021H1先后5项新产品陆续上市。2020年,龙之杰共有15款新产品上市。

根据用户不同,可以将新产品划分为B端产品和C端产品。针对B端产品,在产品升级方面,产品改良后使用更加安全、便捷,同时也使得康复过程更具趣味性;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如综合肌力评估与训练系统,产品功能多达50项,可满足全身肌肉评估与训练,新产品的开发使得产品体系更加完善。针对C端产品,目前龙之杰C端产品主要来自B端产品升级改良及新产品的开发,更便于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使用。

3.5.2.学术推广打造品牌优势

品牌是赋能业务的重要工具,也是渠道维护与开发的基础。龙之杰采用线上线下双重模式打造品牌价值。线下交流方面,龙之杰首创“常春藤康复生态圈”,搭建康复优势资源平台;线上交流方面,龙之杰推出“常春藤康复菁英大讲坛”,邀请多位康复界专家分享康复专业知识,搭建一个经验分享的康复知识平台。2021H1龙之杰举办学术会、培训班、商业展会、招商会等推广活动共计36场,为品牌推广与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3.5.3.渠道建设拓宽市场

公司采用经销、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方式开展销售工作,2021H1公司驻外销售团队达到129人、签约经销商超过300家。从市场布局来看,公司主要以三级医院为主要开拓目标。对于传统的三级医院市场,未来将继续加强经销商渠道维护,并利用渠道的共用性持续推广新产品。同时,公司顺应政策导向,积极下沉目标市场,拓展经销渠道,布局县乡基层医疗机构市场。

4. 风险提示

医药智能制造业务业绩波动的风险。随着公司下游行业客户的实力不断提升,对产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综合性需求也越来越多,订单和业绩存在波动的风险。

康复器械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康复器械销售受政策、疫情反复等多种因素,以及公司销售团队搭建及其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康复器械销售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新冠疫情存在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生产销售等,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随着国内外医药生物智能制造行业及康复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将加剧行业市场竞争,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家及部分省份推出康复支持政策,存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天风证券 -诚益通:一体两翼,医药智能制造和康复设备双轮驱动》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杨松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1

张雪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4

点击在看支持大松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