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面对ChatGPT,教材仍然是最好的入门书,同济医院医学教材主编全国医院第一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15 阅读数:人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童萱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医生这个职业会消失吗?我们未来医生需要什么技能?5月5日,被誉为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十轮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名单揭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6位受聘主编共同回答了这个问题。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学生在阅读医学教材

“人工智能存在界限和偏见,背后需要有鉴别力的人。只有医生和人工智能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更高效、更准确和更贴近患者需要的医疗服务。”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说。

“未来,人们对医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人民卫生出版社修订的这套教材将告诉我们培养未来医学人才要基于最根本的临床诊断,规范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注于患者身心健康仍然是根本。”同济医院院长刘继红表示。

《外科学》主编陈孝平院士认为,认真编写“干细胞”教材,培养具有“干细胞”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才,指的是既要培养拥有高水平医学专业技术的医学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人文情怀、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的医学人才,让医学真正成为一门有温度的学科,医学人的温度可能是医生这个职业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的决定因素。

《妇科学科》主编马丁院士指出,“科学从问题开始”,人工智能是基于现有的知识进行信息搜索和处理,但医学很多时候要探索未知、攻克难题。医学教材不仅要反映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最新进展,也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且深入地思考,触摸到医学的根本,追求用基于中国人的原创性贡献推动医学发展。

《儿科学》主编罗小平教授表示,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未来很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医学教材要培养学生全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理念,为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康复医学》主编黄晓琳教授表示,“机器人+康复”的发展非常迅速,虽然并不能完全取代康复治疗师的工作,但高强度训练、情景模拟、客观量化数据等已经显现出人工智能的优势。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不断更新,教材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条件。

《老年病学》主编张存泰教授认为,未来将会是人工智能辅助看病,医生专注看人。医学教材要打破专科之间的各自为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引领未来的医生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关注。

参会专家合影

据悉,华中大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马丁院士等5位专家受聘为《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康复医学》教材主编,另7位专家受聘为《神经病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肿瘤学》《传染病学》《病理学》《诊断学》《临床营养学》教材副主编。主编、副主编总人数排名全国综合医院第一。

同济医院一贯重视医学教材的编写,并在此领域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底蕴,在裘法祖院士的带领下,几代同济人严谨治学、笔耕不辍,主编、主译医学专著、各类教材700余本,多年来牢牢占据国内医学教育领域教材编写的核心地位。

(图片由同济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