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非羁押电子监控(电子脚铐)技术的起源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14 阅读数:人阅读

 

非监禁电子监控是指在刑事司法系统中以非羁押的方式来控制或监视个人的位置,也即是借助科技手段对个人进行远程监视的一种监督工具。其具体实施方式和形态主要表现为脚踝监视器(ankle monitor),俗称电子脚环或电子脚铐。

电子脚铐/电子脚镯

刑事司法系统中可以使用非监禁电子监控的三个阶段:审判前,量刑和监狱后。

在刑事审判之前,警察可能希望确保被告人留在城镇或远离受害人,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量刑定罪后,法官可能希望限制犯罪者的自由,同时不采取羁押的制裁措施,如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从监狱释放后,假释委员会可能希望对罪犯施加限制。基于社区矫正的程序,旨在通过释放条件(例如向官员报告或遵守宵禁)来实现这些目标。非监禁电子监控是执行这种条件的技术手段。使用跟踪系统,刑事司法机构可以监视受控对象个人的位置,并警告任何未经授权的活动。本文回顾了电子监控技术的起源,包括技术的准备和刑事司法制度的准备。

1 技术的准备

非监禁电子监控技术作为一种远距离监视技术的专业应用,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1964年,哈佛大学心理实验科学委员会的Ralph Schwitzgebel博士开发了一种人体穿戴的无线电收发遥测设备,重达1公斤。该设备最远可以将信号传输到400米外的一个类似导弹跟踪装置,该装置能确定佩戴者在屏幕上的位置。

1981年,贺氏智能Modem研制成功,使用的是Bell-103信令标准,内置了一个小型控制器,可以让计算机发送命令来控制电话线,例如摘机,拨号,重拨,挂机等功能。

在智能Modem之前,几乎所有的Modem都需要两个步骤来产生一个连接:第一步,人工在电话机上拨叫对方的号码,然后将听筒放在Modem附带的声音耦合器,一个用两个橡胶杯组成的用来在声音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使用智能Modem就不再需要声音耦合器,而是直接将modem连接在标准电话线或插座上。然后电脑就能自动完成接通电话并拨叫号码的功能。

贺氏智能Modem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第一次可以让计算机发送命令来控制和利用标准电话线自动传输数据,例如摘机、拨号、重拨、挂机等功能,这成为奠定非监禁电子监控技术起源的重要基础。

2 刑事司法制度的准备

非监禁电子监控技术的起源更为重要的是受刑事司法制度变迁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中间制裁措施或社区刑罚的重新兴起,迅速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刑罚执行制度的主流。

中间制裁措施或社区刑罚的兴起实际上是控制罪犯的矫正模式的一个直接结果。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监狱罪犯的爆满所引发的监舍不足和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都普遍存在。以美国为例,仅1990年到2005年就新建了超过500座监狱,也就是说在短短的十五年,监狱数量就增加了42%。 但监狱人满为患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往往一个监狱刚刚投入使用就处于爆满状态,有些州监狱拥挤状况是如此的恶劣,以至于联邦法院常常以违宪为由,要求其整改 。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解决监狱拥挤问题也一直是英国、加拿大等国政府在制定刑事司法政策时重点考虑的问题。加拿大监狱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增长,到1991年达到高峰 。英国监狱咨询会1977年5月就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监狱人口在1990年将达到5万人 。实际情况是:1992年英国的监狱人口为4万余人,但1999年就猛增到近6万人 。为解决监狱爆满问题,各种监禁替代措施开始得到迅速发展。这是英、美等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刑罚或中间制裁措施开始大量出现的最直接的原因 。

其次,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缓刑制度,认为其达不到对罪犯进行有效监管的目的。缓刑是一项在西方国家得到充分发展的刑罚制度,到20世纪50年代,在英美等国,缓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刑罚方式,缓刑的执行方式除了要求缓刑对象定期向缓刑官报告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居所变化情况,接受缓刑官的监管外,其他方面,主要是针对缓刑对象的实际,利用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一些服务活动,包括心理咨询、就业和教育方面的扶助等。但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这种基于改造观念的缓刑执行方式很快为监管(surveillance)和危险控制(Risk Management)方式所取代,缓刑的主要目的转变为预防犯罪和保卫社区安全。

人们对传统缓刑方式的质疑主要基于两点:第一,每个缓刑官所要监管的对象(所谓的caseload)太多,实际的有效监管不太可能; 第二,利用社会服务机构为缓刑对象提供服务项目效果不明显。

除以上原因外,追求刑事司法制度的严密化也是社区刑罚或中间制裁措施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中间制裁措施为法官的判决在传统的缓刑和监禁刑中间提供了更多的、与被告人的犯罪恶性程度和其实际情况更加相符的选择。这也是中间制裁措施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支持并很快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

在此大背景下,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改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和帮扶为基调、以替代监禁刑为主要目的的社区矫正,到80年代以后,迅速演变为以公平惩罚为理论基础、以监管和控制再犯为基调、以丰富刑罚执行手段、确保社区安全为主要目的刑事司法制度。

3 世界上第一个佩戴电子镣铐的罪犯

当一切准备妥当:

1982年,受到蜘蛛侠漫画启发的美国法官说服一家公司开发了一种适合犯罪者佩戴的电子脚环和监控系统。手腕部位由于受到人体骨骼的影响,又无法像传统金属手铐那样铐紧使用,很容易在宽松环境下脱卸,因此电子监视器都佩戴在脚踝上,形成了电子脚环(ankle monitor)的专用说法。

电子脚镣/电子脚环

1983年,第一个命令要求违反假释规定的罪犯佩戴电子脚铐,以监视其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日常行为。

至此,美国将基于电话线的远程监视技术首次运用到非监禁罪犯的监控中,并由固定电话的远程传输监视技术形态,直接植入构成了“监视居住(house arrest)”的电子监控模式:

电子脚环:佩戴在罪犯脚踝上的电子发射器,并且在脚环中内嵌有电子监测回路,具备剪断或移除报警功能;信号监视装置:信号监视装置是安装在被监控地(一般情况下就是罪犯家里)的电话线上,其主要功能就是实时接收和处理电子脚环发送的信息,并通过电话线网络传输到位于刑事司法监督机构的中心电脑监控系统。中心电脑监控系统。
非羁押电子脚环 监视居住 取保候审

其工作模式是,电子脚环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出信号,信号监视装置接收电子脚环的信号强弱决定了信号接收范围的大小,罪犯家中的信号监视装置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接收范围内。如果超出该范围,信号监视装置接收到电子脚环发射的异常信号或接收不到电子脚环发射的信号,则通过电话线传输到中心监控电脑上。中心电脑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据此可以推断罪犯已经脱离了监控范围,并向执法人员报告该情况。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