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控股100%股权拟无偿划转,全国校企改革今年底收官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沈春蕾
编辑|贺涛
4月25日,紫光股份、同方股份、学大教育、启迪环境等7家“清华系”上市公司齐刷刷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4月18日,清华大学与四川省国资委、四川能投签订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之补充协议》,将其持有的清华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四川省国资委,实现校属企业的体制改革。
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整合旗下校办产业的枢纽,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一旦清华控股顺利无偿划转,或意味着清华大学名下再无校办企业,有利于聚焦教学科研主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划转尚需获得主管部门审批批复。
这些年来,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文件的要求,高校校企改革大多以无偿划转的形式稳步推进。当前全国高校校企改革进入倒计时,有望在2022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但改革成效还需要时间来认证。
校办企业浪潮
校办企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让高校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市场产品,政府鼓励高校创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甚至被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列为大学办学的重要评估指标。校办企业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一些成为同行业里的佼佼者。
1993年1月,以复旦大学为背景的复旦复华登陆上交所,掀起了校办企业上市的浪潮,如交大南洋、同济科技、工大高新等一批来自高校的校办企业相继上市。这些校办企业大多掌握先进技术,在股市上也被归类为高科技概念股,被寄予厚望。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头部高校为依托,一批明星校办企业陆续上市。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北大医药、紫光股份等,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随后,清华和北大旗下的校办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占据了全国校办企业的半壁江山。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涉39家上市公司,其中清华大学控股上市企业12家,北京大学控股上市企业4家,分列第一和第二。
《中国科学报》从清华大学官网查询到,2019年,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总收入1364.76亿元,营业利润79.99亿元,利润总额80.04亿元。所投资企业42家,其中控股企业22家。
校办企业在惊人的规模数字背后,也隐藏着严峻的问题。事企不分、监管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资本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在部分校办企业中突出显现,有些知名校企也面临着负债率畸高、濒临破产重组的局面。
以方正集团为例,其前身是北京大学1986年注资成立的“北京理科新技术公司”,鼎盛期是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团的总负债高达303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3%,已经连续3年超过80%。其中有1900多亿元都是银行的有息贷款,1100多亿元是证券债务,而这些债务基本上都在2020~2022年到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于2021年8月17日发布公告称,无条件批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方正集团有限公司股权。
曾经如日中天的校办企业最终走下神坛。
清北改革试点
早在2001年,校企改革就拉开帷幕。
2001年10月,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教育部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后,同年11月1日由国务院发布文件决定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起点,开始对高校校办企业进行改制。
国务院发文要求,相关机构理清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通过资本连接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高校在其校办企业中的进入以及退出方式,扩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径,明晰高校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撰文称,高校校办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一些校办企业也暴露出管理体制不科学、运营管理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资产监管不到位等系列问题,并导致校办企业风险失控的局面不断显现,针对高校校办企业设置监管机制也提上日程。
2003年3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职能为监管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5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指导高校科技产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要求各高校清产核资、关停并转,按时组建国有独资的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各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工作提供了依据,并明确要求各高校在2006年底前完成校办企业的改制工作。
截至2009年底,68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组建了资产公司。清华大学启迪控股也在2012年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结构变为清华大学和非公经济股东共同持股。
此后,在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领导下,启迪控股聚焦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主业,剥离非相关业务,缩减总资产规模近800亿元,成为通过改革压缩资产规模的大型校办企业转型中的典范。
效果有待认证
校企改革在摸索中前行。2015年,中央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文件指出方向,要逐步实现高校与下属企业剥离。
2018年5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高等学校所属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高校校办企业进入新一轮体制改革。
该指导意见提出,高校对所属企业按照清理关闭、脱钩剥离和保留管理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处置,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促使高校聚焦教学科研主业。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原则,校企改革拟分两步推进。
第一步,2018年起选取部分高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第二步,2020年起全面推开,原则上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高校与所属企业的改革任务。
截至2021年6月,本轮中央高校校办企业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高校校办企业正在终结粗放式的发展。
此次7家“清华系”上市公司的无偿划转并非没有先兆。
2018年8月底,清华控股发布《关于产业改革事宜的提示性公告》称,清华大学正着手制定相关产业体制改革方案。2021年12月10日,清华大学就与四川能投签署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
《证券日报》的报道称,清华大学校企改革主要有三种方案:一是以公开挂牌或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的形式,减持大部分股份,以使自身失去控股权;二是清华控股曾试图为紫光集团引入其他投资者,以实现共同控股,最终失败,当前无进展;三是清华控股拟为启迪控股引入雄安新区管委会,使上市公司成为无主状态。
清华大学选择了第一种方案:无偿划转,并引起业界关注。
至于为什么选择无偿划转,《中国科学报》从相关知情人士获悉:“都是国资,划转就是左右手的事,没有国有资产流失就行。”
在最近发生的高校改革案例中,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无偿划转给地方国资的方式明显增多。
公告显示,2019年12月30日,山东大学将上市公司山大华特的实际控制权无偿划转给山东国资委下属企业。2019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将其持有的复旦复华1.28亿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74%)无偿划转给上海市奉贤区国资委下属企业奉投集团。2020年12月,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将享有所有权的全部资产无偿划转变更,变更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从校办企业到地方国资,无偿划转能否实现双赢?还有待进一步认证。
参考链接: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11/293709.shtm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811641
https://www.maigoo.com/news/461979.html
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3/t20140320_515120639.shtml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16/83591.htm
http://www.founder.com/about/dev.htm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6M2S9P055258DU.html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21.08.13
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133/moe_1171/tnull_15653.html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04/20/content_14680514.html
http://static.stockstar.com/announcement/stock/2022-04-26/1213097457.PDF
http://disc.static.szse.cn/disc/disk03/finalpage/2022-04-26/449aafc0-6191-40f9-9e9c-aafa3498e019.PDF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