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这23张面孔,请每一位国人铭记!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7 阅读数:人阅读

 

54年前的今天,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小平曾说,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未曾忘记,也不敢忘记。向奇迹背后的“两弹一星”元勋及无名英雄致敬!

以身• 许国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两年零八个月后,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两声巨响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已经跻身核大国行列。不到三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的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奇迹。背后,是23位大国元勋与无数无名前辈的付出……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于敏、王大珩(héng)、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chí)、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gàn)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目前,获得这一殊荣且健在的老前辈仅余5人,分别是于敏、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程开甲。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23张面孔!

于敏(1926年-)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关键问题,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隐姓埋名近30年

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

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足以自我安慰了”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 - 2011年7月21日)光学专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晚年的王大珩曾委托秘书

传达过一份特别的嘱托

“把我称作中国光学事业的

开拓者或奠基人之一

我都可以接受

但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

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荪

怎么称呼他们

所以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

王希季(1921年-)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当年只有37岁的王希季

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

根本没见过火箭的年轻技术队伍

充当起中国航天第一代“创客”

没电脑,就用一屋子的手摇计算器代替

稿纸堆得比桌子高

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

终于算出了一条弹道来

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起步的

如此可窥见一斑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 2011年2月26日)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我们中国是要出头的

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

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祖国在迫切地等待着我们”

读来至今令人热血沸腾的“归去来辞”

就出自朱光亚手笔

1950年2月,他在回国途中

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出了

《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孙家栋(1929年- )曾担任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半个世纪的航天路

有起也有伏

每一次都如履薄冰

孙家栋回忆

第一次,我们改进人家的导弹

上去21秒钟,就掉下来了

冰天雪地

几百人在沙漠一寸寸寻找碎片

忍不住一边捡一边抹眼泪

连着几天,几乎把那片沙子扒了一层

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曾领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 “中国航天四老”。

任新民被尊称为中国航天“总总师”

领衔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他说,“光环是属于大家的

而失败的原因一定是

‘总总师’没有做好工作”

对于堪称辉煌的事业成就

他看得很淡,说自己

“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研制了几枚火箭

放了几颗卫星而已”

吴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物理冶金学家。

六十年代

在他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探索反复试验

于1964年试制成功“甲种分离膜”

投入使用

为我国的原子弹爆炸做出贡献

“天助自助者”

他坚守且践行了一生的格言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有人说,要记住陈芳允

只需记住他的两个特点就行

一是自己给自己理发

二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

生活至简,祖国至上

他以诗言志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

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陈能宽(1923年5月13日-2016年5月27日)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

1960年,时年37岁的他

奉调参加原子弹、氢弹研制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之一

主持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晚年长期卧病在床的陈能宽

每当听到喜爱的诗词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依旧还会握紧右拳

锤击自己的胸口

轻声地说:“我们,我们!”

杨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

“给我印象最深的

他出了名的好说话

接任务从不推三阻四,也不说不”

与杨嘉墀相交50年的屠善澄院士说

为了国家需要

他几次改行,钻研了多个专业

不论哪个领域

只要他从事过研究

就都作出了成绩

周光召(1929年-)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

“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

社会上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有的弄虚作假

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不管质量、效果

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周光召不止一次地表达这样的忧虑

“尽管现在的诱惑很大

但做科研不要有压力

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

他告诫青年科学家

以真正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自己

保持科学的精神,理智冷静地面对社会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物理学家、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美国人说他抵得上5个师

宁可枪毙也不让回国

软禁5年,他用香烟纸发出求助信

直到周恩来总理过问才得以脱身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他说

“我的事业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导弹和火箭专家,开创中国洲际液体弹道式导弹先河。

青年屠守锷曾在上海亲眼目睹

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肆虐

大上海血肉横飞、满目疮痍

他立下志愿

一定要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

赶走侵略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准确命中

万里之外目标之后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双手捂着眼睛哭了

继而又孩子般地笑了

……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

等他与同事向世人证明

中国人靠自己也能造出导弹时

已落得一身的病

66岁那一年,由于过度操劳

体重减了11公斤

人们说,黄老是剜下自己的血肉

补在导弹上了

而他自己说

“11公斤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

算不了什么

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

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程开甲(1918年- )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

“我国核试验

是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

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

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

程开甲说

“常有人问我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看法

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我的信念

正因为这样的信念

我才能将精力全部用于

我从事的科学研究和事业上”

他说“我还要努力不懈,不老常青”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中国理论物理学、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奠基人之一。

多年以后

有人向彭桓武这样问道

“当年您已在英国学术界

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

为何还要选择回国”

彭桓武回答

“你应该问为什么不回国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学成回国是每一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

学成不回国才应该问个为什么”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中国核物理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专家组领导成员之一。

1959年,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

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

一时轰动世界

当时王淦昌获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他却突然销声匿迹

原来,当年前苏联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

受国家之托,王淦昌改名“王京”

数十年如一日

投入到了核武器研制工作当中去了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

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邓稼先要去搞原子弹的当晚辗转反侧

夫人许鹿希问怎么了

“我要调动工作”

“调哪?”“不能说”

“干啥?”“也不能说”

“我跟你通信?”“不行”

整整28年邓稼先不知去向

许鹿希信守诺言,痴情等待

在一次航弹试验时

他受致命核辐射伤害

尽管如此仍然带病工作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人造卫星之父”。

半个世纪后

我国空间科技已突飞猛进

再来回顾赵九章当年的规划设想

相当具有的预见性

①以科学试验卫星作为开始和基础

②全面发展应用卫星

③对地观测卫星基础上发展载人飞船

④必须使卫星拥有反干扰、反破坏能力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冶金学和导弹、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姚桐斌主张有计划地

安排当前研究和预先研究

他认为材料研究应先于火箭设计试制

不仅应考虑现有型号的火箭材料

同时应开始为新型号火箭材料作准备

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个统计

当年姚桐斌主持提出的预先研究课题

约80%已用在火箭型号上了

钱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他提出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

组织编写

《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

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技术基础

他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

总体负责人

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

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中国原子弹之父”

父亲是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

他与妻子何泽慧一同

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总设计师

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就是出自他之口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

坠机时以血肉之躯保重要科研资料完好

唯一的幸存者回忆说

在飞机剧烈晃动时

他听到一个人大喊:“我的公文包”

当救援者尝试把两具烧焦的尸体分开时

才发现血肉之躯护着一个皮质公文包

里面装有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

关乎国家利剑的锻造

周恩来总理和钱学森闻之泣涕

不负 • 重托

离去的

不是陨落

而是升起

化作我们头顶一颗颗明亮的启明星

那熠熠生辉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

今日中国,是否如您所愿

留下的

耄耋老矣

却不曾停歇

依旧把热情安放在未开垦的秘境

那执着足以打动今日挥斥方遒的青年

如您所盼,我辈奋起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

祖国,永远铭记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请留下你的感言

致敬大国元勋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秦诗凯、李 鑫、江程杰 ▋邮箱:ourspace0424@163.com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