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上海科技大学为双创颁奖: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市场经济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7 阅读数:人阅读

 

·“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市场经济。我们,包括科创企业和投资公司,都要找准自己在科技生产链中的位置。”

第五届上海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大会颁奖仪式现场。图片来源:上海科技大学“我认为创新创业一个最根本的必要条件就是原始创新,没有它,后续工作都是假大空,所以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原始创新。”4月26日,在第五届上海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大会(techIES,以下简称“双创大会”)颁奖仪式上,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做出上述表述。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原来没有的,而未来可能有的东西”,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市场经济。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整个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形成了科技生产力。江绵恒说道:“因此我们,包括科创企业和投资公司,都要找准自己在科技生产链中的位置。”

新增首届“杨雄科技创业奖”

据悉,上海科技大学双创大会由上海科技大学主办、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协办,是“创业实践教育+创业竞赛与融资+科普竞赛”的公益平台,主要服务于上海科创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校师生科技成果转化。以上海科技大学为例,截至目前,五届大会促进了学校专利许可合同额累计近70亿人民币,专利转化率达25%;41%以上获奖项目已实现创业,近三年早期创业融资超过11亿人民币。

与往届不同,第五届双创大会举行了首届“杨雄科技创业奖”的颁奖仪式,旨在鼓励在创新创业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师生。杨雄曾担任上海科技大学第二届校务委员会主任。

此外,本届双创大会还新增了国际专场。据上海科技大学国际事务处副处长聂焱介绍,首次国际专场聚焦生物医学健康领域,吸引了来自6个国家的13个项目参赛。最终,来自美国、新加坡和荷兰的3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

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指出,从第五届双创大会的参与方来看,大会涵盖了“政产学研金服用”中科技成果转化全部要素。上海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王杰指出,本届双创大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参赛团队跨地域、跨机构、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国内专场方面,本次双创大会举办了3场双创竞赛专场(物质科学专场、信息专场、生命科学专场),和1场科普竞赛专场。来自32所高校院所师生的79个项目参加了双创竞赛专场,经过196位投资人及企业高管的评审,诞生了24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不同高校的团队纷纷获奖。

获得物质科学专场教师组一等奖的是,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陶钰的“新型电磁成像精密检测传感器系统”项目,他们在探头制备、缺陷层析成像量化检测等方面有着长足的研究;还有获得信息专场学生组三等奖的“针芯无痛——智能静脉无痛穿刺机器人”项目,它由同济大学学生苏喜欢等同学主导完成,团队发明了智能静脉无痛穿刺机器人,以此实现自动化穿刺操作,提升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痛感。此外,还有“寻位——全方位智能停车服务”、“聚焦膜蛋白创新药物发现”等更多涉及到物质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项目。

基于GPT人工智能与复杂脑瘤类器官的药物研发

在颁奖现场,澎湃科技记者遇到了获得国内生命科学专场教师组一等奖的研究团队,他们的项目是“基于下一代复杂脑瘤类器官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精准医疗和药物研发”,聚焦在脑瘤精准医疗领域,他们与合作伙伴成立了创业公司,艾卜拓生物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晖向澎湃科技介绍了他们的研究发现。

据吴晖介绍,该项目旨在建立最接近真实临床反应的下一代脑瘤类器官模型,用于产生高质量的临床级大数据,并通过训练基于生物学模型的AI(人工智能)模型,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指导新药研发。

吴晖向澎湃科技表示,该项目最大的亮点是,搭建的疾病模型可以产生高质量的临床级大数据。“AI药物研发必须深度结合AI和生物学问题。如果只关注数据收集、处理和计算,而没有基于生物学问题和良好的生物学模型,后期研究就很难继续下去。因此,AI制药的核心和本质是临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不管在哪个阶段,都要以此为中心。”吴晖说。

为了达到产业化目标,该项目建立了最接近真实临床反应的下一代脑瘤类器官模型。吴晖解释道:“目前,临床前很多动物模型和人细胞模型都不能很好地预测真实世界的药物临床反应。而我们建立的下一代脑瘤类器官模型可以几乎百分之百地预测和还原病人的真实药物反应,这在当前的模型中非常少见,这样的模型正是我们产生海量临床级数据的引擎。它并非基于已经发表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公共数据,而是基于高质量的临床级大数据。在我们的平台上,GPT这样的训练和计算也会被深度应用,从而建立人肿瘤药物反应的导航地图(GPT Empowered Drug Atlas),以此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指导新药研发。”

如何确认模型中的反应与病人真实反应的相似性呢?据吴晖介绍,该研究团队已在30多例人类脑瘤,及其下一代类器官中进行了相关用药的临床试验,并从单细胞测序、经典病理学、病人临床药物反应,以及病人生存情况等多方面证实了预测结果的一致性。未来,团队还会不断扩大研究规模,目前计划扩大到150人。吴晖表示,研究成员之一,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刘海坤,分别在上海科技大学和德国国家研究中心拥有实验室,并与全球最顶尖的医院有着合作,这些医院是脑瘤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也是团队搭建全球临床试验网络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应用领域方面,该研究主要应用于肿瘤精准治疗和药物研发。吴晖希望等模型不断成熟后,可用于测试多种脑瘤药物药效,同时还能寻找新靶点。他表示:“我认为未来的药物研发一定是与精准医疗相匹配的,我们希望这两者的研发能够同步进行,让更多的病人受益。这也是我们初创公司努力的方向。”

对于双创大会,吴晖说:“我之前就知道该大会,我觉得它是一个鼓励大家创新创业的非常好的平台,也有较好的奖励机制。这次还新开了国际专场,吸引了全球人才汇聚在此。”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