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
徐晓东x澎湃问吧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被当作西方近世的开始。欧洲冒险家借助船模、海图、仪器历经艰险漂洋过海,绕过非洲,发现美洲,将“新世界”带到欧洲人眼前,也为17世纪的荷兰带来了黄金时代。郁金香、香料、药材、针灸……贸易交换不仅让世界各地商品流通,更带动了知识、文化的传播与信息经济的兴起,并最终助推现代世界的成型。
大航海时代,各国之间如何互通有无? 荷兰的黄金时代,何以推动近代医学与科学的兴起?为何说科学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交换的历史?澎湃问吧邀请荷兰莱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徐晓东,一起“复盘”大航海时代。
“复盘”大航海
@跳舞的梵谷:最早发现新航路的不是西葡探险家吗?为什么后来却是别的欧洲国家发展超过了他们?
徐晓东: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先锋,也是最早在新大陆、非洲、亚洲等地建立殖民据点的国家。两国较之荷兰、英国等有“先发优势”,但在进入17世纪后开始被后者超越。国内外各界对其衰落的原因分析也比较到位,总结包括:对于葡萄牙而言,其缺陷在于国内市场狭小,缺乏雄厚的工业基础;没有足够的海上军事力量防御其松散的海外殖民据点;形成的东方商业帝国过于分散,无法实质性地稳固掌控。对于西班牙而言,其问题在于时常卷入欧洲大陆以及海上战争,财富、国力消耗极大;对殖民地限制及控制严厉,阻抑殖民地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致使西班牙在欧洲的争霸战争中得不到殖民地帮助;国内工业落后,国力不振,缺乏经济后盾。
此外,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中对这一问题也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分享如下:在农业和制造业之前是抢劫与掠夺。哥伦布式的交换重新分配了财富以及动物群和植物群——从旧富转变为新富一步到位。然而,海外财富的注入促成了初期的经济繁荣,其影响却是不平衡的。有的人致富之后只知道消费,而有的则储蓄和用于投资。国家也是这样:有的国家最后只比起初富裕一点;而有的国家擅用新财富,获利更多(《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第180页)。
1650年代荷兰人绘制的新尼德兰极盛时期主张领土
@澎湃网友UvYbqu:如果中国更早发明航海技术,会不会是由中国开启大航海时代呢?
徐晓东:大航海时代由欧洲开启并不是偶然,也并不是欧洲人的主动尝试。某种程度上来说,欧洲人可能还是在被迫前往海外的过程中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一方面,黄金与传教是吸引欧洲人尝试前往东方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西欧人对海洋与航海知识的积累使其有了技术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15世纪的欧洲逐渐从“大瘟疫”中恢复过来,人口开始增加,生存压力开始增大,西欧人需要前往海外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回到中国,事实上,不存在“中国更早发明航海技术”的问题。毕竟在14世纪的明朝即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最远到达了今天的非洲东海岸。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航海技术,当时的中国人民显然是领先于世界的。为什么大航海时代并未由中国人开启,也许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并不需要为了黄金、香料以及发展空间而进行这样一段段充满困难和危险的海上之旅。大航海时代从欧洲前往东方的航路的开辟,是以大量欧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
全球贸易与大交换
@丢丢丢火车:请问当时在大航海路线上交易的东西都有哪些?欧洲开拓了通往美洲的航线之后,美洲会利用航线往欧洲反向行驶吗,还是主动权只掌握在欧洲手里?
徐晓东:事实上,进入大航海时代后,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全球贸易网络开始出现,而这个全球性的大网络是由多个不同层级的贸易网络构成的:有东西方之间的全球贸易网络、有区域以及此区域贸易网络,它们都是大网络的组成部分。
在这些贸易网络中流动的商品,基本都是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东南亚的胡椒和香料,印度的布匹,中东地区的宝石,西欧的工业制品,东欧的粮食,北美的朗姆酒,新世界的贵金属、咖啡、蔗糖等,非洲的奴隶。商品和人口的区域和全球流动带来了近代全球的大交换(Grand Exchange),即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欧洲人与非洲黑人)、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成为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至于欧洲跟美洲之间的航线,当时基本上都是由西欧的商业公司主导并垄断。事实上不仅是欧洲跟美洲之间,大航海时代航行于全球海域的基本都是西欧国家的船只。当然,有一个地方依然有中国船只纵横海上,即南海。
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
@小兔兔:大航海时代的航运暴利由何而来?
徐晓东:所谓“大航海时代的航运暴利”其实应该是“商品贸易”的暴利。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例,尤其是在公司的早期,胡椒、香料、瓷器、茶叶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利润率极高。有些船只完成一次航行后带来的利润回报可达400%。当然,由于后来香料价格的回落(其价格在欧洲市场缺乏弹性)以及公司自身的问题,进入17世纪中后期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多陷入亏损状态。
香料尤其是未能大规模供应之前在欧洲是较为昂贵的。不仅在欧洲,中国同样如此。有研究表明,明朝前期香料还被用作支付给官员的薪俸。
@agrande:大航海时代中国引入的农作物有哪些?在中国种植是一种什么状况?
徐晓东: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纵观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一直都存在中国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作物交流。在世界近代(相对于中国的明清时期),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作物亦是不少,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红薯、玉米、马铃薯、花生、西红柿、辣椒、向日葵等。再晚些时候至晚清时,又传入了洋葱、洋姜等。很多时候我们从这些作物的名称上也可以直观地知道它们来自国外,因此这些外来作物多带有“番”或者“洋”字。如红薯被称为番薯、西红柿被称为番茄等。其中,红薯、玉米等具有易种植、高产量等优势,在中国被大规模推广种植,对于丰富中国食物来源、支撑人口增长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荷兰与郁金香
@困困的葡萄眼:我记得前段时间荷兰好像官宣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这两个词有啥区别?改了过后对应的译名好像也不会修改?
徐晓东:这是一则旧新闻了。前两年,荷兰政府决定对外要使用正式国名“Netherlands”(尼德兰),对外不再用“Holland”(荷兰),并用新的包含“Netherlands”的国家徽标代替旧的含有“Holland”的徽标。此举看似荷兰是要将国名从“Holland”改为“Netherlands”,但需要指出的是,荷兰的正式国名是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Netherlands”作为国家名称一直未变。
荷兰最初独立时“Holland”是七省之一,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在荷兰内部的地位举足轻重,人们常以Holland来代称荷兰。直至今日,荷兰国内依然有北荷兰省(North Holland)和南荷兰省(South Holland)。因此,所谓的“改名”,其实只是荷兰政府为了对外推广和强化“Netherlands”而已,并非真正地更改国名。至于中文译名自然也没必要修改。其实,“荷兰”的译名还是从日本传入国内的。
@Gun girl:郁金香不就是产自荷兰吗?为何会炒出高价?
徐晓东:野生郁金香分布在从帕米尔高原到天山脚下,即中国西藏、俄罗斯、阿富汗接壤地区。公元10至11世纪,土耳其人开始人工栽培郁金香供观赏之用。而率先发掘并推崇其欣赏价值的则是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大约到了16世纪中期的时候,郁金香进入欧洲,并从奥地利一路向西传播。
1562年,郁金香球茎偶然地从伊斯坦布尔被带到了当时属于低地国家的安特卫普,此后随着克鲁修斯来到莱顿,郁金香开始在荷兰得到了极大地推崇。当时的荷兰人之所以对郁金香产生狂热之情,主要还是因为郁金香的稀缺性:第一是数量稀缺,尤其在早期,郁金香球茎供应数量极为有限;第二是优秀品种稀缺,被认为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郁金香尤其稀缺。为此当时的荷兰人还对这些名贵品种的郁金香命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总督、莱顿的红与黄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尼德兰大革命期间,来自低地国家南方的移民大量涌入并且带来了足够的财富,同时随着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荷兰民间财富急剧积累,郁金香成为了荷兰精英阶层财富和品位的象征。关于荷兰的郁金香热,可以阅读并参考迈克•达什的《郁金香热》。
@子非鱼啊:郁金香热纯粹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导致的经济泡沫吗?对当时哪些国家影响最大?
徐晓东:对于郁金香热我并没有特别研究,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我只能主观地讲一下,不一定正确。
首先,郁金香热的产生,反映的是当时荷兰人对欣赏价值的认识和开发,并促成了花匠、花商、鉴赏家等新兴群体的出现;
其次,荷兰黄金时代贸易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是郁金香热兴起的重要物质基础,郁金香成为荷兰精英阶层最喜爱的花卉品种,甚至是处于城市底层的手工业从业者都有了可以用于投资的闲钱;
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钱都投入到郁金香交易并逐渐失去理智,急剧增长的需求将价格不断推向新高,导致泡沫产生;
第四,这一时期荷兰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如股票、期货、高杠杆等,不仅支持了郁金香交易,更是助推了郁金香泡沫的产生。
《交换之物:大航海时代的商业与科学革命》,[美]柯浩德著,徐晓东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3月。
关于大航海时代与荷兰,你还有哪些问题?欢迎到问吧提问,或留言一起讨论!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徐亦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