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现实,距离The Real就越远——重新思考现实主义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现实主义这个概念是由画家库尔贝贡献的,如果有人问什么叫现实主义,那么我给出的答案是:现实主义就等于现实,现实就等于现实主义。换句话说,现实主义是这样一种手段——它假装故事或者这个世界的事情是自己在发生的。
原文 :《越是现实,距离The Real就越远——重新思考现实主义》
作者 | 南开大学教授 周志强
图片 |网络
现实:通过编码程序让你感受不到真实
为了解释这个观点,我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梦,这是弗洛伊德在《释梦》中分析的一个梦。梦者告诉弗洛伊德他8岁的儿子去世了,停在太平间里,一支蜡烛放在孩子的手边,而自己疲惫不堪,在太平间外面桌子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孩子醒过来走到他身边说,爸爸我被烧着了,你怎么不管呢?他突然惊醒,赶紧到太平间里面,发现蜡烛倒了,孩子的衣服被点燃了。
那么,梦境和现实到底是什么关系?弗洛伊德重新阐释了这个梦,认为父亲在梦境当中感受到了现实中感受不到的事情:孩子早殇难免是因为家长的疏忽,于是儿子的死亡给他造成了一种负疚感,但他在清醒时无法面对这种负疚感,一旦面对他就会陷入精神崩溃。可是当他做梦的时候,这种负疚感却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这样一个梦。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有趣结论。
首先,无论是做梦,还是精神分裂,都是人类自我拯救的方法。我妈妈一个朋友的儿子高考那年车祸逝世,他母亲拯救自己的办法就是发疯,因为在疯狂里不用感受丧子之痛带来的创伤。
其次,梦境比现实更重要,人在做梦的时候才更能感受真实。我们的现实不得不用做梦的办法来掩盖真实的创伤,而梦境却能接触真正的现实。比如,人总有一天会死亡,但是我们的死亡比想象的要来得快,正因如此,我们总是无法承受死亡带来的震撼和痛苦。就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掩盖痛苦的方法,比如人死了要开追悼会,有的地方还有各式各样的讲究和仪式,在这些繁杂琐碎的仪式之中,我们的震撼和痛苦就被淹没了。
最后,现实就是一种通过一套复杂的编码程序让你感受不到真实的方法。这个结论或许让人吃惊,为了使结论更清晰,我要介绍几个有趣的概念:The Truth(真相、真理),Reality(现实、实际情形、事实),Realism(现实主义),The Real(实在界、实在),这四个概念是有层级的,最难懂的是The Real,也就是“实在”。“实在”就是我们现实当中无法承担的真实,我们不愿承认死亡就在眼前,不愿承认这世界本身空无一物,The Real就是什么都没有,就是形成色和象的空洞。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观心智结构和客体世界有对应的关系,因此我们所能知道的世界是世界允许我们所知道的,而世界还有很多东西是不允许我们知道的,那就是The Real。比如,41亿年以前彗星撞地球和明天彗星撞地球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就是人类的存在,有了人类,彗星撞地球就变成了社会性问题,而没有人类哪怕每天彗星都撞地球也毫无意义。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假装The Real不存在,在这里,它是一个爆发性符号当中被反复隐藏的、人类整个文化体系不愿承认的部分,但实际上它确实是人类生活背景的一部分,于是“现实主义”这个词就出现了。
因此,现实主义是现实组织自己仪式编码的一套体制,假装这个世界没有The Real。简单来说,现实主义就是亲人去世时追悼会那套仪式,经过这个仪式我们才进入现实界。这四个词越往上距离The Real越远,我们的现实界就是Reality,就是现实、实际情形和事实。最上面的词The Truth,也就是真相,后现代主义认为真正的历史是无法还原的,人只能生活在真相当中。现在我们和这个世界的真实相距最远的就是真相,真相就是为了让你获得强烈的现实感而制造出来的具有现实感的经验陈述。
现实主义:疯狂理性的正统
我们给现实主义做了有趣的定位:现实主义是人类躲避真实界的一种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来讲述所谓的真相。在现实主义奔向现实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我们所讲的景观,因此,小说、电影、绘画、音乐等种种人类文化符号的创生,都是依照特定的编码方式对现实进行新的讲述,来掩盖The Real的符号集群。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现实就等于现实主义。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重新发现了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创作文化艺术现实感的一种方法。
现实主义发生的首要条件是科学主义取代了宗教。那诗经有没有现实主义、中国古代有没有现实主义?有的,那是后人用后来发生的现实主义来追认的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发生于科学主义取代宗教对世界进行表述的那个时刻。物理光谱学是现实主义文体理念非常重要的根源,一些画家掌握了物理光谱技术,比如对光影进行真实刻画的达芬奇,从画色条到画光影,这就是现实主义诞生的标志,即光的发现是现实主义真正的起因。由此,理论家开始把现实主义和模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实主义致力于塑造各种各样反映生活的话语。实际上所谓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意味着只有通过现实主义的方法所讲述的生活才是现实本身。现实主义在科学精神的支撑下确立了它的文体思路,应该是拒绝模仿的,现实主义和模仿论的联系只是理论家的一厢情愿。现实主义不仅不是生活的写照,反而是让人们困在“观念化的生活”的有效手段,通过现实感的塑造和缝合,完善“象征界”的种种话语缝隙。换句话说,现实主义是现实获得合理性的“立法规则”,是构建具有艺术似的生活才是真正生活的陷入“疯狂理性”之症候。
何谓“疯狂理性”?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精神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呢?是怎样掩盖我们的真实,而只把世界留给真相的呢?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的疯狂理性。德国的喜剧家布莱希特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抢银行和建银行哪个疯狂?我们的答案是建银行更疯狂,因为抢银行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成不成功另说。而建一个银行,你要让人们相信钱交给你没有任何问题,你要建构一个风险体系和投资体系,建银行的高度理性建立在高度疯狂的基础之上。现代社会往往通过一套理性制度的审判就可以处死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疯狂理性。
在这种意义上,现实主义就是以科学主义为召唤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典型正统,就是疯狂理性的正统。因为现实主义是合法化的途径,所以很多政治集团都要抢夺现实主义的话语权。什么是现实主义,怎么写才是现实主义,怎么做才是现实主义,这些常常是由政治集团领袖来决定。为什么现实主义这样的艺术问题要经过政治集团认定呢?因为现实主义是现实合法化的,借用福柯的术语,一种话语机制或者说话语实践。如果现实是用现实主义的方法编制起来的象征系统的话,现实是不真实的,越是现实距离The Real就越远。
现实主义被现场主义所取代
我在国内倡导寓言式批评已经长达四五年,任何一则寓言都是它自身内部材料不能全部解释的。比如说,一个狐狸想吃葡萄,但被篱笆拦住了,所以它就把自己饿瘦钻了进去,吃完葡萄又变胖出不来了,于是再把自己饿瘦钻出来。这个故事作为寓言,其本身的语言材料解释不了自身。所以寓言必须借助外部材料才能解释其内部东西。很多专家想到现代绘画,其实绘画也是一种寓言,我们必须要引入工业社会、人类文明等各种东西才能解释一幅画作。
寓言作为内容溢出编码体系的现实,只有变成虚假的东西才能被我们接受。大卫·哈维说,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其表面呈现的样子和实际样子完全不同,时代中经历的真正问题都被驱赶到了以艺术为代表的幻象之中。所以今天,我们必须到想象界爆发的这些作品当中才能找到真实。换句话说,当艺术家开始进入梦境般创作的时候,有可能像那位梦到孩子被烧着的父亲一样,带入自己在现实中不愿意面对的真实。
在今天,现实主义被现场主义所取代。艺术家丹尼尔·贝尔区分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他认为,现代主义是现场感的艺术,现实主义是没有现场感的艺术,所以现实主义假装一个故事在世界上自然而然地发生,仿佛没有人在讲述他,没有人在制作他,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这里发生了分裂。但是这个状况在今天变得不一样了:现实主义正在被现场主义所替代。比如有幅画,画的是一场批斗会,画面上有一把看起来很多余的水壶,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说,这把水壶的唯一作用就是假装这一现场是真的,好像是在生活当中真实出现的一样。这把水壶就是现实主义伪装现实的一种手段。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的双重性,讲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借用另一个关键词:事件。事件就是故事的反义词,现实主义用故事掩盖The Real,不承认事件的存在,但是现实主义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暴露这个事件,现实主义在对故事的编织中体现了事件带来的创伤,既反映了真实,又掩盖了真实,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双重性。现实主义的科学精神认为现实生活是可以反映的,这个反映是为了掩盖事件,但他掩盖的同时也会暴露事件。在水壶那张画里,水壶既表现了那场批斗会是真实存在的,又表现出一种虚假性,即为了证明这个批斗会的伟大,我只好借助于不起眼的水壶。水壶的介入反而让我们看到这个批斗会其实是不起眼的,现实主义就是要呈现这个现实。
因此,现实主义就是通过提供时代的全景知识幻觉以实现掩盖The Real。我要重申,现实魅力是在于它对The Real的不承认,现实和生活可以达成共谋的关系。很多艺术家说,我们应该要体验生活,其实不一定,有可能你越了解生活就越陷入骗局,你越讲生活真往往陷入现实主义的假,我们不是要认识生活而是要批判生活。
我们在今天可以重新反思现实和生活的关系,我总结了当前现实主义作品的七种面貌:有的艺术是其生活假现实;有的艺术是假生活真现实;有的作品提供爽生活,但是有可能反现实;有的作品生活是沉重的,但是现实是轻飘飘的;有的作品难得地表达出了真生活真现实;但更多网络大众文化表达的是美生活、碎现实。在今天我们怎么样来破解现实主义的双重性困境?我提出了寓言现实主义这个概念。怎样理解寓言现实主义?有待我们继续深入思考、探讨。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47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观点 | 在这个“圈层化”时代,读懂“现实模仿艺术”太难了……
《评论汇编》:民粹民族主义的对立面是经济现实主义!
“接地气”不等于“现实性”,反思文学理论有待商榷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