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成第二个德国?中国重提中欧投资协定,马克龙跳出来“反对”
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莅临中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访问,他接受了中国的热情款待,也表达出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与此前的德国访华前后的态度相比,马克龙的言论更加亲中。然而如今,中国商务部代表团前往欧盟商讨中欧贸易协定,德法两国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对调,马克龙的态度似乎对华有些“不友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重提中欧投资协定,法德态度截然相反
中国商务部代表团最近已经到达欧盟总部与欧盟贸易委员会会晤,为即将到来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做准备,并就双边投资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扩大进行了探讨。据预测,此次会谈还将涉及中欧贸易协议的相关议题。
但此时出现了德法在该议题上存在分歧。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支持尽快重启协议,为中欧经贸合作寻找新的发力点,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认为恢复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并不是紧迫的事情,而且在当前环境下也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分歧不仅反映了德法两国在对待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上的截然不同观点,还表明了欧盟内部对于中欧贸易协议的看法有所不同。
法国成“第二个德国”?
德法两国在欧盟中的对华态度一向被认为比较温和,是欧盟内仅次于匈牙利的,所以德法两国对待中国事务的态度却如此迥异确实让人有些意外。事实上,朔尔茨和马克龙都曾先后访问中国,并就双边关系、经贸合作进行展开探讨。当时,朔尔茨在访华期间表现得十分友好,但一回国,德国国内便开始出现对中国的针对性行为,这种反应让人不禁想到,法国是否也会成为“第二个德国”?
从德法两国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来看,人们可以推断出两大问题。首先,这会影响到相关议程的进展;其次,这也足以反映出,在欧盟内部制定一个统一的对华政策究竟有多么困难。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什么?
据了解,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中欧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促进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围绕这项协议,中欧谈判时间长达八年。最终,在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大力推动下,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在谈判的最后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了谈判的成功。通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中欧于2020年底宣布谈判工作完成,接下来需要进行协议文本的审校和翻译工作,之后协议需要由各自的国家走完内部法律流程,最终才能正式生效。
协议的谈判过程极其复杂,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中欧双方在谈判期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贸易、人权、知识产权等问题。在谈判的过程中,中欧双方不断寻找共同点,解决分歧。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双方达成了一份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朔尔茨和马克龙的态度是因为什么?
虽然德国现任总理朔尔茨和前任默克尔属于不同政党,但他们对于中欧投资协定的态度相似。这也反映出中德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朔尔茨主张重启协议对于深化中德经贸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他在默克尔留下的政治遗产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如果能够顺利恢复,德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因为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广泛,而中国市场对于德国出口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重启将有助于推动德国企业更加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至于马克龙所说的“在当前环境下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不切实际”,其原因或许在于,目前中欧之间还存在制裁措施。就算批准该协议,谈论也不容易。法德两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较大,可能会推进协议,但这并不符合马克龙“欧洲一体化”的初衷。他认为,在欧盟所有机构参与下,需要遵循必要流程。只要欧洲议会中的成员仍然受到中国制裁,协议就难以进行。
马克龙所提倡的欧洲战略自主,既不靠拢美国,也不靠拢中国。他希望欧盟能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与全世界展开贸易和合作,而不是在个别政治议题上向中国做出让步。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