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知太谷|(二)阳邑迁址白塔村?还更名为太谷?竟是因为太谷或许是华夏第三次实现大一统的宝地?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4 阅读数:人阅读

 

若知一城的历史,必须熟知当时整个历史环境。

1200年的阳邑城不能说迁就迁,更不能说更名就更名,其中原曲且听我慢慢道来。

本文基于一定的史料和推理,不为学术,只求探明历史真相,为太谷古城的复兴讲一个美妙的故事。

话说,太谷始祖阳处父因李建赵盾惨招狐射姑杀害,赵盾不忘恩情灭狐氏一族替阳处父报仇,阳邑城在日益强大的赵氏家族的庇护下,也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历经了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1000余年。无论是哪朝哪代逐鹿中原,战火还算没烧到阳邑城。但是到了北朝时期,阳邑城迎来了它的千年大变局。

中学历史课本里都学过,北魏有个孝文帝拓跋宏,493年将北魏的都城从大同南迁至洛阳,开启了北魏问鼎中原第一步。无奈,迁都后的北魏开始走下坡路,如同春秋时期的晋国一般,傀儡皇帝,权臣当道。531年,孝文帝的孙子孝武帝元修在权臣高欢的拥护下即位,实际上却是高欢的傀儡;534年,不满于高欢的摆布,一气之下从洛阳迁都长安,投奔了镇守关中的大将军宇文泰,看似逃出了狼窝,但他实则进入了另一个魔窟,投奔后的第二年就被宇文泰杀了。北魏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魏,西魏以权臣宇文泰为首,据长安为都;东魏以权臣高欢为领,镇邺城为都。长安曾为汉都;邺城曾为曹魏都,都是前朝响当当的大城市。

两个权臣似乎在恪守着纲常伦理,活着的时候都不称帝,死后都让儿子找各自的傀儡皇帝禅位,也许他们是在向曹操致敬;也许是效仿司马昭?难道权臣只是为谋实权,不为谋帝位?论权臣中既谋实权又谋帝位的人,属隋文帝杨坚最佳。

两个权臣的儿子相继称帝后,东魏550年变北齐,西魏557年变北周。直至建德四年,即575年,周武帝宇文邕御驾亲征率兵攻打北齐,拉开北周征服北齐一统北方的大业。

这时,阳邑城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阳邑到底何时迁址?民国前的县志记载都说:阳邑古城是在后周建德四年(即575年)迁至现址,唯有民国20年(1931年)《太谷县志》记载为建德六年(577年)迁址。前后相差2年,是民国时修志者错误还是明万历的修志者考证有误呢?建德是北周武帝宇文邕(yong)的第三个年号,从公元572年起到公元578年止,共历时7年。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三位皇帝,560年即为至578年去世。旧时城池的迁址要有皇帝的号令,而在这个时候,宇文邕是一个关键人物,因为他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彼时的阳邑城和晋阳城均在北齐的统治下。晋阳在北齐时代是邺城的陪都,因为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生于晋洋。按照《北齐书》卷十一记载,北周武帝宇文邕挥师北上,御驾亲征。自575年开始攻打北齐,576年攻克平阳(临汾)后开始围观晋阳,第一次围观失败,第二次围攻成功。第二次为何成功了呢?因为,北齐处处有叛军。史书记载”特进、开府那卢安生守太谷,以万兵叛。周军围晋阳,望之如黑云四合”。简单讲就是,当时镇守太谷的最高将领率数万兵马投降了,北周武帝的军队才得以围攻晋阳。这里需要补充一下,特紧和开府都是西魏时期的官名,西魏奉行一种“兵农合一”的府兵制,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创立(没错,宇文泰就是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和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府兵制下共设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将军,简称开府,全称为“骠骑大将军”,而“特进”是仅次于三公的官职,地位高于开府。意思是北齐的军队最高级文官武将率众叛变,将把守的太谷(此处指太岳山的一个大山谷,今为子洪谷口)拱手让于北周。北齐在太谷出现大部队叛变并不是头一回,在北周攻打晋州的时候,就有“内鬼”为周武帝作内应。《北史》中记载:“(晋州道)行台左丞侯子钦等密启周武请师,钦等为内应”。一句“请师”,大概就懂了,北齐臣子要作“俊杰”,他很是“识时务”。晋州失守后,北齐后主高纬撤退回晋阳,北周军队穷追不舍。这时候,镇守太谷的也叛变了。《北齐书》卷十九记载:“(乞伏)令和,领军将军。并州未败前,与领军大将军韩建业,武卫大将军封辅相相继投周军。”也就说,围攻晋阳前,还没开打,领军将军都投降了。在晋阳战役中,就是守卫晋阳东门的“阿于子、段畅以千骑投周”。北齐皇帝,众叛亲离。

576年12月13日,周军进抵晋阳城下,北齐后主从晋阳逃回邺城,12月15日,北周武帝宇文邕来到了晋阳城下。次年(577年)元月北周攻克北齐都城邺城,北齐亡。为什么说镇守太谷的将领率万兵的叛逃成为北周武帝一统北方的关键呢?晋州,就是今天的临汾市,晋州因为有北周内鬼,顺利拿下。北齐后主高纬率大军行至介休准备收复晋州,但是宇文邕的周军己早日严阵以待。《资治通鉴》记载有说:南朝陈太建八年(就是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周主宇文邕攻北齐晋州,遣齐王宪将兵二万守雀鼠谷,陈王纯步骑二万守千里径”。宇文宪把守雀鼠谷,宇文纯把守千里陉,宇文盛把守汾水关,宇文椿把守鸡栖原,本来这些个地方就是易守难攻,北齐后主自然也无法顺利拿下,只能逃回晋阳。

如果说镇守太谷口的数万兵将不叛变的话,周武帝面对必定是一场恶战。要知道作为陪都的晋阳,本身就是北齐的军事六镇里的重镇,而太谷口又是晋阳往返邺城的必经之道,镇守这里的官兵数万之众,北周武帝宇文邕如果硬吃太谷一战的话,不见得短时间内可以拿下。

攻下晋阳后,宇文邕顺势经太谷口,长驱直入,直指邺城,灭掉北齐。

因此,宇文邕能统一北方,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把守太谷的北齐将领的叛乱,也就是说,太谷口算是北周一统北方的一大福地。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建德六年应该是阳邑迁址的原因,因为这一年宇文邕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而阳邑作为战争的牺牲品,自然遭到了战火的毁灭。

其实这里我一直有个问题,那时候的晋阳真的是指现在的晋源区吗?存不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北齐指的“晋阳”其实指的是“阳邑城”。

当然,这种猜测毫无根据,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焚毁了晋阳城(今晋源),并且还引汾水灌之,晋阳古城被夷为平地。而575年了晋阳城也惨遭荼毒。相继400年就被毁城两次,实在令人惋惜。(这个问题蛮有趣,望有识之士可以深入探讨)

就这样,从公元前621年(其实建邑时间应更早,我们暂且按阳处父死亡之时算起)到公元576年,阳邑城在原址上威风凛凛的存在了1197年(其实可以四舍五入按照1200年算)。

我认为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即公元577年,才是阳邑城迁至到白塔村兴建太谷城的真正时间。

阳邑城为什么要迁到白塔村?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北周武帝著名的“建德灭佛”政策。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北周武帝下令“初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隋朝佛教学者费长房在开皇十七年十二月著有《历代三宝纪》,书中记载:“建德敦牂迄于作噩,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賜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历代三宝纪》又载:“祥实明敏,迹见似狂。遺道士剃头,未从者杀戮。沙门二百余万,寺塔出三十千为周吞灭,三宝灵迹一时俱泯”。灭佛政策执行的非常彻底,就是要让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见佛杀佛、见浮屠拆浮屠;见宝刹毁宝刹。而阳邑迁址的位置恰恰是拥有九级浮屠的白塔村。既然从建德三年就是开始下令灭佛,那么阳邑城前往白塔村的目的就是拆毁白塔、营建王公府邸和城池。佛教是东汉初年从天竺传入中原,大约公元纪年前后。但是在公元前100多年前,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思想的正统思想,杂糅着阴阳五行说,主张帝制神学体系的道教也发展良好,况且在汉初的时候,确实实行过“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佛教进入汉地后水土不服,无法与儒道二教相争。因此,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始终没有得到很大发展。但也只有在乱世,才是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北魏时期还实行过“三教并行”的政策。

北魏末期,北朝存留的寺庙高达3万余座、北周北齐时期僧尼数量超过300万,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山西的著名石窟,如“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也都是在北魏时期建造的。因为他们建造在山中,未占领耕地,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的时候并没有损毁他们。太谷的白塔是否在阳邑城迁址于此而遭到拆毁的吗?据县志记载,太谷城的白塔是一个九级浮屠,始建于晋太始八年(272年),太始(亦称为:泰始)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第一年号,文献也记载同为东吴末代皇帝、孙权的孙子孙皓的纪年-凤凰元年。太谷白塔在县志记载中说,现在的白塔是在北宋治平年间重修,北宋元祐五年(1090)续修(重修后的为七级浮屠),这一年长安的碑林开始建造。也可以说明隋唐到北宋期间是无塔的状态,因为是“重修”,这也验证了迁址是为了灭佛的说法。

▲太谷白塔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像

从272年建塔到577年城池迁址,历经了305年,这305年里,又正直佛教鼎盛时期,在距离阳邑古城西10公里的白塔势必已经发展为了大型的寺观,其规模远超现在的无边寺。

太谷向来有句民谣:“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在一个已有一定建筑体量的地方新建城池,大概率是要以这个地方的最核心的建筑为中心进行扩建。因此我认为,选择迁址白塔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灭佛拆白塔盖营造新城池。

为什么会在开皇十八年更名为太谷呢?原本统一北方后可以一展雄才武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却在灭北齐的第二年(578年)因病离世,另一位大帝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那就是隋文帝杨坚,其历史地位可比肩秦始皇,被西方人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杨坚原本是北周的军事贵族,其父拥有“随国公”之爵位。时任左丞相的杨坚在大定元年(581年)废黜宇文阐而自立,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从此开启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在称帝的时候就想成为比肩秦始皇的千古一帝,嬴政为始皇,杨坚为开皇,一始一开,从此开始了一统华夏的千秋伟业。杨坚在581让自己的外孙禅位给自己后,到开皇十年(590年),灭掉南陈,第三次实现华夏大一统。第一次是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第二次是西晋司马炎窃取曹魏灭蜀的成果,后灭东吴建立的中国大一统王朝。第三次就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一统北方的基础上灭南陈,一统华夏。提到杨坚是因为在开皇十八年(598年),迁址21年的阳邑城从此改称为“太谷”,并将此名字延续至今。为何叫“太谷”,明清两朝的《太谷县志》记载是因为城池西南有谷名曰”大谷“。同样以“太”开头的还有太谷县的上级行政单位“太原”,古时也称“并州”。“太原”之名有一种说法叫:大而加甚曰“太”,高而平曰“原”,确实很巧妙的描绘了太原的地位优势。那我认为这里的“太原”指的是晋中盆地这块儿“大而甚,高而平”的土地。其实我认为县志的说法不太合乎常理,不能随随便便因为有一个大山谷就让一个存在了1200年的“阳邑”县名更改。那“太谷”之名仅仅是因为西南有山谷叫“太谷”或者因‘太行之谷”而得名吗?事出蹊跷必有因,百因必有果。还记得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太谷或许是北周武帝统一北方的福地,但是因为镇守太谷口的数万兵将叛变了。其实“太”通“大”的说辞,仅仅从词意而言还勉强说的通,“太”自古都是通“泰”的。太岳山,也说叫“霍太山”的,其实应该叫“太山”,至于和山东的五岳之首“泰山”有何关联,不得而知。和晋源龙山旁边的“太山”有何关联,我也不得而知。我们暂且就当太岳山是叫“太山”,太山通往晋东南上党地区的谷口就是太谷口,现在叫子洪谷口。因为当初这里的守军的叛逃得以成功攻克晋阳城。同时太(泰)又有平安、安定、美好之意,寓意兴建的城市可以“否极泰来”,暗示即使千年阳邑城毁了,但美好依旧会如期而至。太谷口是福地,太谷城必然也是宝地。遂更名太谷。

▲子洪口卫星图另外,是否也有祭祀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意思,不好评论,暂且悬疑。那为什么偏偏是在开皇十八年改名?隋文帝是在开皇十年一统天下,在迁址22年之际更名,说实在,我也没搞清楚。

像平遥之所以从平陶县改为平遥县,是因为避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名讳,“陶”音同“焘”。那阳邑是因为“阳”字避讳杨坚的“杨”吗?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避讳隋炀帝杨广的“炀”字。首先,杨广在604年登基前的确是被分为晋王,但是改名“太谷”发生在598年,如真有避讳,在开皇元年(581年)杨广被册封为晋王就应该改名,况且皇帝的谥号都是在其死后追谥的,杨广是被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的。“阳”避讳“炀”不应发生在开皇十八年。至于避讳“杨”,倒也是存在可能性的。我们一起看下“阳”和“杨“在《康熙字典》和《收文解字》里额度字形。他们的右半部分相同;音也相同。

但其实,我们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隋文帝他的“隋”,也就是国朝名。

心细的同学肯定发现了,“阳”字是“隋”去掉右部,“杨”去掉左部的合体。一个县名既冲国朝名,有冲国君姓,不改你改谁,借着太谷口在灭北齐的过程带来的福气,顺势改成“太谷”了。这在县名代际更迭过程中,旧名与新名之间毫无关联,实属罕见。

但是,真正改名的原因只有历史才知道,以上都是我的猜测,事实早已埋于地下不得而知。但人“改名换姓”是为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洗心革面,城池改名势必也会掀起一番营城改制的壮举。知太谷的两篇文章是为了给接下来研究太谷古城营造建制的原因铺垫历史背景。接下来第四篇文章「识太谷」之太谷古城的城墙考证,尽情期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会先写一篇探索檄文,暂且命名为《迟迟挤不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里的太谷城到底差在哪儿?》吧。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