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大唐电信的沧桑往事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3 阅读数:人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邮电科研力量极为薄弱。

薄弱到什么程度呢?

以1956年为例,当时,全国共有18.33万名邮电职工,而真正从事邮电科学研究的技术专家,只有——10人。全国的邮电工程师加起来,也只有——332人。

这一情况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领导亲自指示邮电部,要求尽快加强邮电科研力量的建设。

于是,1957年4月,以卢宗澄任院长的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卢宗澄,中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

这个研究院下设载波、微波、市话、电报等部门,还设有自己的工厂,专门从事邮电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分析工作。

处于建设时期的邮电科学研究院

在邮电科学研究院成立之前,1957年3月13日,邮电部从上海邮电管理局所属单位抽调了一批工程师,在上海平江路48号成立了邮电部上海电信研究所

所内设无线、市话、长途通信三个研究组,开展微波、短波、纵横制交换机等项目的研究,共有工程技术人员30余人。

1959年4月,上海电信研究所改名上海邮电科学研究所。这年8月,该所联合上海自动电话厂和上海市内电话局,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部纵横局用自动电话交换机,定名为SAA型

SAA型纵横局用自动电话交换机

1961年1月,上海邮电科学研究所隶属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和市邮电管理局双重领导。四年后,1965年3月,上海电信研究院所改为归属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直接领导,更名邮电部第一研究所(以下简称“一所”)。

与此同时,1964年和1965年,邮电部第四研究所(以下简称“四所”,以微波研究为主)和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五所”,以有线传输研究为主)先后在西安和成都创建,同样归属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领导。

就这样,我国逐渐形成了以邮电科学研究院为中心的、规模较为完整的邮电技术科研体系。

这期间,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也较为突出。1964年-1966年,他们陆续研制出600路电子管微波、载波终端、数据传输等设备,为我国邮电、国防通信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了60年代末,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邮电事业发展经历了很多波折。

1970年,国家撤销邮电部,分别成立邮政总局(划归交通部管理)和电信总局(划归军队管理)。邮电科学研究院及下属单位,有的划归交通部、铁道部,有的划归通信兵部。

1969年,原邮电部科研单位的基本情况

还有的,干脆被撤销了。例如邮电部一所,就被整建制撤销,原址改为制造短波无线通信设备的工厂。

1973年,国家又恢复了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编制开始还原,很多下放工厂劳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回到科研岗位,科研工作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这期间,邮电科学研究院还有几个下属研究所陆续成立。例如,1969年在西安成立的第十研究所(以下简称“十所”),以及1972年在北京成立的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等。

整个70年代,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不多。

1974年,邮电科学研究院联合五所、六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了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系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1975年,十所研制成功终局容量为6000-12000线的JT801型长途电话自动交换设备。

这些算是那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成就了。

程控交换,开启全新局面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经济迅速复苏,人民群众对电话等通信基础服务的需求开始释放。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地邮电局开始采购大量的程控交换机

由于国内尚不具备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自主研发能力,所以,那一时期,这块市场基本由国外产品垄断,并逐渐形成了“七国八制”的局面。

七国八制的程控交换机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技术差距,邮电科学研究院下属院所开始集中力量,进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重点研发。

1986年9月,邮电部一所成功研制了2000门市话数字程控交换机(DS-2000)并通过鉴定。1988年1月,邮电部十所紧随其后,成功研制了1024线的数字程控长途交换机(HJD-1024)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9年底,在邮电部的组织和协调下,一所和十所合作,成功研制出1万市话8000门长途的长市合一型中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1年,十所研制成功DS-30中大容量长市农合一程控数字交换机并通过国家鉴定。

这些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成功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落地商用。

不久后,1991年10月,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的邬江兴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套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也就是著名的“04机”)。后来,中兴和华为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ZXJ10和C&C08。

HJD-04

这些产品的问世,意味着国产数字程控交换机开始了全面崛起

为了把握市场商机,邮电科学研究院开始考虑针对十所的DS系列产品进行商业化。

无独有偶,那一时期,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朱亚农在美国创办了国际电话数据传输公司(ITTI)公司。他们提出了一套容量最高能达百万门程控交换机方案,想回国寻找合作。

双方一拍即合。于是,1993年,他们合资成立了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朱亚农担任总经理),进行SP30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开发。

1993年,邮电科学研究院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在邮电部常务副部长朱高峰的主持下,邮电部决定对邮电科学研究院进行改革,邮政与电信分离,软科学研究与硬设备开发分离。结果就是——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一分为三,分别成立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就不介绍了,属于邮政体系,和电信业务无关。

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呢,由原邮电部规划研究院、电信传输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计量中心五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后来变成了大名鼎鼎的“信通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信通院大楼

当时,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被内部称为“硬院”,而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被称为“软院”。大家现在去北京海淀区的学院路40号,也能看到大唐和信通院其实就靠在一起。

朱亚农博士将硅谷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西安大唐,使得这家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经过两年的努力,1995年,西安大唐SP30超级程控交换机顺利研发完成。6月,产品通过国家鉴定,随即推向市场。

国产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代表

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SP30的技术更为先进,集成度更高,功耗也更低。加上大唐本身就是邮电部嫡系研究所的合资公司,所以,在市场推广时占据了不少优势。

1997年,西安大唐SP30的销售已经突破90万线,营收超过4亿元。

推动改制,全面开花

在西安大唐成立之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还发起成立了多家子公司。

1994年1月20日,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了专门从事数据网络产品的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唐高鸿”)。

1995年11月,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美国留学生陈卫创建的Cwill公司合资,组建了专门从事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北京信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大唐信威”,陈卫担任总经理)。

1996年初,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邀请刚回国的魏少军博士,创办了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上述这些产业,后面会发生很多故事,我们待会再慢慢介绍。

1998年3月,邮电部撤销,在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信息产业部。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也变成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这一年,基于SP30交换机取得的成功,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打算在西安大唐的基础上,组建上市公司——大唐电信

1998年8月7日,大唐电信A股股票在上海交易所上网发行。9月21日,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13家单位,共同成立了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月21日,“大唐电信”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198。

大唐电信的首任董事长是曾任邮电部科技司司长、时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党组书记的周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是1990年就开始担任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的熊秉群。而西安大唐董事长朱亚农,当时变成了大唐电信的副董事长。

左一:周寰,左二:熊秉群

为了组建“大唐电信”,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他们把院下属的软件研究开发中心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分别转变为大唐电信的软件分公司和微电子分公司;四所投入与微波通信系统相关的经营性净资产,转变为西安分公司;五所投入的与光通信系统相关的经营性净资产,转变为成都分公司;西安大唐,则直接成为大唐电信持股99%的控股子公司。

当时,作为国内最大的电信技术研究机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共有员工6400人。除了涉及到大唐电信的四所、五所、十所、软件中心及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之外,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还保留了技术实力最强的一所(以卫星和无线为主要方向)、半导体研究所、数据通信研究所、仪表研究所。

1999年,国家颁布文件,鼓励国有科研机构进行市场化转制。

1999年,信产部下属科研机构的改制安排

1999年,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整体转制,组建了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2003年,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由原信息产业部划归国资委直接管辖,成为标准的央企。

魂断TD,电信名企走向没落

1993年9月,中国首个GSM系统在浙江嘉兴成功商用,从此开启了国内GSM移动通信网络的热潮。

当时,国内在移动通信方面实力最强的,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旗下的一所。早在1982年,他们就搞出了国内第一套150M无线电话系统。欧洲推出GSM之后,他们针对这项技术进行了跟进研究。

紧随其后的,是华为和中兴,也在研究GSM。三家处于一个暗自较劲的状态。

1998年9月,大唐的GSM产品率先完成生产定型并获得入网证。两个月后,华为也完成了产品定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GSM之外,大唐还进行了CDMA技术的自主研发。

1996年6月13日,西安大唐SP30移动交换机与摩托罗拉CDMA基站系统连接成功,打通了电话,标志第一台国产移动交换机诞生。后来,他们将移动交换机平台专门命名为M30。1999年4月13日,大唐推出了CDMA移动交换系统M30-C/HLR-C,通过信息产业部生产定型鉴定。

就在研究2G技术的同时,大唐也盯上了3G。

90年代中期,欧洲电信研究组织ETSI在GSM的基础上,搞出了UMTS。西门子则搞出了TD-CDMA。

在竞争3G标准时,西门子的TD-CDMA落败,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后来,TD-CDMA被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买下来,并结合自身的智能天线技术,大唐信威的SCDMA技术,整合成了TD-SCDMA

1998年6月2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征集3G标准截止日的前一天,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将TD-SCDMA作为中国的3G标准提案给交了上去。

经过一番运作和谈判,2001年3月16日,TD-SCDMA成功成为了国际电联的三个3G标准之一。另外两个3G标准大家都很熟悉,分别是欧洲主导的WCDMA,以及美国主导的CDMA2000。

为了推动TD-SCDMA的产业化,2002年2月8日,大唐专门注册成立了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大唐移动”)。

进入21世纪之后,程控交换机市场迅速落寞,移动通信和光通信技术崛起。

因为研发资源分散、技术力量不足,大唐电信未能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导致市场表现大幅下滑,公司经营一度陷入困境。

2005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重的企业亏损,大唐电信主动退出交换和传输领域。这一年,大唐电信还因为涉嫌虚假信息披露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进入困境后的大唐,更加寄希望于TD-SCDMA。在董事长周寰的主导下,大唐集中了内部所有力量和资源,全部投入到TD-SCDMA的研发和推广中。

再往后的故事,小枣君就不多说了。大家欲知详情,可以看我之前关于TD的专题文章:

最后的结果就是,TD-SCDMA如愿成为中国移动的3G标准,带动大唐经历了几年的风光时期。但是,因为TD-SCDMA的建网效果不如人意,国内4G商用后(2014年),很快被中国移动抛弃,早早就退网了。

随着TD-SCDMA退网,大唐又开始了下坡路。

2016年,大唐电信的业绩出现雪崩级下跌,巨亏18亿。2017年,亏损更是扩大为28亿。因为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大唐电信戴上了“ST”的帽子,濒临退市。

这一年,曾经掌舵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十年之久的真才基,因严重违纪落马。

真才基

2018年,大唐电信通过变卖资产等方式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实现净利润5.8亿元(如果扣除变卖资产的收益,净利润是-11.1亿元),涉险度过了危机。

大唐电信的净利润变化(1995-2018)

这一年的7月,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与武汉邮电科学院(烽火)合并重组,成立了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信科”)。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烽火的情况比大唐好得多。与其说是合并,其实是大唐抱烽火的大腿。

2019年至2021年,大唐电信继续亏损。

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大唐电信的营业收入13.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5095万元,形势依旧严峻。

旗下产业,命运殊途

除了大唐电信之外,我们再看看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旗下另外几个子公司的命运。

大唐电信集团的组织架构(2017年)

首先是大唐信威

前面提到了信威和SCDMA,小枣君觉得有必要再补充介绍一下。

前面提到1995年大唐信威成立,这家公司早期是专门做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环路接入技术的。SCDMA是在WLL基础上的进一步演进,俗称“大灵通”

大灵通和小灵通非常类似,用户通过无线接入,但是接的还是固定网络的程控交换机。

1998年,信威建成了3个SCDMA试验网,当年就实现了4000万元的销售。后来,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1999年,信威实现了7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正当SCDMA准备高速发展的时候,信威内部出现了严重问题。信威管理层打算独立上市,而大唐集团更希望信威注入到大唐电信。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

最终,冲突以大股东大唐集团罢免陈卫的总裁职务结束。

信威内部的纷争,导致SCDMA被运营商放弃,转而选择了“小灵通”。后来,因为3G牌照发放,加上手机资费下降,大灵通和小灵通都被市场淘汰,信威也随之没落。

2009年,大唐信威被大唐集团卖给了洗浴中心老板起家的王靖,变成了民营公司——信威集团。

王靖也是个“人才”,一番折腾,还把信威集团给搞上市了(2014年)。当年,为了资本运作,狂人王靖还搞出了一个“尼加拉瓜运河”的大新闻,在全国人民面前狠狠滴刷了一把存在感。

王靖

再看看大唐高鸿

大唐高鸿现在的曝光率很高,我们经常在新闻报道上看到它的名字。

大唐高鸿早期主要以数据网络产品起家,2003年借壳上市,变成高鸿股份。

近年来,高鸿股份的业务以IT销售为主。因为在C-V2X领域有较强的技术积累,高鸿股份的发展势头不错,经常出镜。2021年,高鸿股份的营收是85.48亿元,净利润1536万元。

最后重点说说大唐的芯片业务

前面小枣君给大家提到过,上世纪90年代,大唐就建立了自己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1998年,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变成了大唐微电子,由清华教授魏少军带队,专门从事集成电路设计。

那一年的12月,他们很快成功设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第一枚公用电话IC卡,引起了行业轰动。

后来,魏少军和大唐微电子开始涉足SIM卡领域。1999年11月17日,大唐电信GSM手机专用SIM卡芯片研制成功,打破了多年来中国SIM卡领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2000年10月,大唐电信又研制成功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CDMA手机UIM卡专用芯片。

魏少军

2001年年底,魏少军被委以重任,担任大唐电信的总经理。2005年,因为业绩不佳等种种原因,魏少军离职,并回归学术。

那一时期的大唐微电子,因为是国资背景,所以主要在身份证、智能IC等业务上,还能获得一些市场份额。

2014年后,大唐电信曾经将芯片设计作为自己的重点研究方向。他们发起成立了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整合旗下芯片产业。当时,芯片收入占大唐电信总营收的36%,是第一大收入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大唐成立了一家名叫联芯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曾经被行业寄予厚望,人们把这家公司和展讯(现在的紫光展锐)并称为中国国产手机芯片的“双子星”。

2017年5月,联芯科技与高通合资,成立瓴盛科技,曾经引起紫光展锐的强烈反对,双方大打口水战。

除了大唐微电子、大唐半导体、联芯科技之外,大唐还和恩智浦合资,成立了大唐恩智浦半导体。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

结语

一直以来,人们都喜欢把华为和中兴放在一起比较,把烽火和大唐放在一起比较。

确实,烽火和大唐有很大的相似度,他们都是国有科研院所出身,经历了企业化改制,最终成为通信设备商企业。

但是,从具体表现来看,大唐的情况确实不如烽火。要知道,烽火起初只是一个地方研究所,而大唐则是下辖了N个地方研究所的大研究院,可以说是家大业大、兵强马壮。

可是,坐拥如此庞大的家业,大唐为何落得现在这样的局面?原因真的是发人深思。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大唐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 全文完 ——

参考文献:

1、《大唐 -- 渐行渐远的国家队》,通信实习生;

2、《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北京邮电大学,2005;

3、上海通志,上海市地方志;

4、《资产负债率高企 大唐电信疑似年末“保壳”?》,中国经营报,唐金燕,2019;

5、《通信历史连载》,来源网络;

6、《大唐:延续民族的辉煌》,计算机世界,张欣,2000;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