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1997亚洲金融危机分析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3 阅读数:人阅读

 

        是什么让泰国金融断崖前刹不住车? 

                     ——1997泰国金融危机源头及泰国货币政策无效性分析

、“储蓄炸药的国家”——日本

首先,我们要知道,虽然1997亚洲金融危机是在泰国最先爆发,导火索却是在日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泰国与日本的关系,可谓是千丝万缕,藕断丝连。上世纪日本和泰国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是有政治合作渊源,二战时泰国和日本还是同盟国,日本入侵了那么多东南亚国家,唯独和泰国政府合作,既然有历史背景,那么经贸往来也容易得多。

二是日本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产业升级的需要,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先是向“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转移,再由“四小龙”向东盟四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转移,这就是所谓的“雁行模式”。日本利用东南亚的廉价零部件,加工成成品,最终销往美国。泰国与日本同处一条产业链,产业链中有日元和美元两种货币标准,这意味着,泰国的货币政策绝对会被美元和日元“牵着鼻子跑的”。

三是日泰双方的资本流动互补的需要。香港前金管局副总裁在《亚洲金融危机根源不在泰国,而在日本》一文中写道:“日本50年代开始开放对外投资自由化,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日本大举对外投资,1987年,卢浮宫协议,日央行把利率降至2.5% (沈联涛, 2007),而当时“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利率高达9% (李伟, 2007),日本这种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日本资本外流。而泰国也来者不拒,其中,“55%外债是日元,并且日本是泰国最大外商投资国”。 (沈联涛, 2007) 另外一边,泰国1991年起,这经济才起飞几年,就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加速开放资本项目。其中包括,“1.开放和扩大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境内15家本国银行和35家外国银行直接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在境内和境外自由使用这些外汇。 2.允许外国人在泰国境内开立泰铢账户,自由借款、贷款以及货币兑换。 3.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外国直接投资不做任何限制。 4.对金融机构不实行外债规模控制,放松监管,企业可以自由对外借债。 5.在泰国外汇市场开展远期、互换等多种交易”。(李priest(笔名), 2016)也就是说,泰国为了发展生产,进行了大量的“招商引资”,不仅开放了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连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都开放了(这个账户中国大陆目前还没开放)。日泰双方的资本流动可谓是“你情我愿”。

、危机的引爆

之前说明日本和泰国关系密切,要好大家一起好,要死大家一起死。那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危机转移”的现象。危机的爆发就像一场大爆炸。需要几个条件。一是上文所提及的“日泰关系”做导火索,还有就是日本做火源,泰国做可燃物。

先说说泰国。到1996年为止,泰国的各项经济指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有着和美国20年代一样的繁荣。但是,问题出在泰国的繁荣是借钱撑起来的。“1996年,泰国外债占GDP的54%,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率为99.7%,基本与外汇储备持平。” (南柯一梦, 2016)这是很危险的。另外,泰国的经常账户存在账户逆差,原因是做低端的电子产品竞争力不足,投入太多却卖不出去,出口收入下降。由于汇率高,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相当于花出去的比收进来的多。有这样的安全隐患,一旦危机发生,撤资一定迅速。另外,一种危机原因理论“注重实力者理论”认为:“外资流人该地区的增长部分是由流动资产组合投资( 短期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 组成的,而不是由直接长期投资组成的。大多数这些流动资本都投向长期的、有风险的投资, 如房地产。这些同样的资产往往用来作为抵押品和投资, 抬高现有抵押品的价值。反过来刺激更多的贷款, 提高资产价格。当地银行为适应国外低利率和国内固定汇率, 开始从国外借外汇时,风险就进一步提高。这些当地银行把外汇兑换为国内货币, 把所得的款以本国货币借贷给本国客户, 从而, 承担了所有汇率风险。” (萨克H金, 2002)

对于日本,由于其1987年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国内货币流动性泛滥,日元继续升值的同时,大量热钱(hot money, 短线投机行为)流入日本形成大“泡沫”(bubble),这引发了1989年的股灾,股价,地价大跌。股价大跌让一些炒股为生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bankruptcy),收入大部分用于投资的个体户没钱给房贷,又因为地价大跌,贷款人被追加更多的抵押担保,个体户雪上加霜。危机的阴影一直持续到1995年,这期间,大量不良贷款大范围出现。日本的金融危机让“自身难保”的日本开始从东南亚撤资。同时,1995年日本政府实行贬值政策,日元对美元贬值,那美元对日元就是升值。由于泰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了大部分,故泰铢升值,资本外逃,使得泰国的账户逆差增加。

泰国的国家的财政是岌岌可危,如数据分析软件Gapminder所示,泰国在1994年左右开始外债大幅度提升,在后面1997,1998年达到高潮。于是19976月,泰政府开始整顿银行系统,这进一步使得资本外逃加剧。股市,楼市危机引爆,泰铢也开始大跌。

、泰政府为什么货币政策无效?

说到这个,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国际的著名理论,叫“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也叫“三元悖论”“三难选择”The impossible trinity)该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按照这个理论,当时泰国政府的处境是泰铢被狂抛售,汇率一定会受到冲击,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只能失灵。

或许,这个理论还是有些笼统。那我们从货币政策的几个工具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政府的想法不难理解,泰国经济开放,对外依赖程度高,需要稳定的汇率,对内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币值来稳定市场,股市和楼市跌,也是因为资金外撤,汇率降低。那当汇率受冲击,急跌时要怎么做呢?

如图所示,右边的箭头表示的是资金外逃,泰铢被抛售时的流动途径,左边箭头表示政府若要稳定汇率所需的泰铢流动途径。

以下是笔者的推理:想要拉高汇率,肯定是要减少市场资金池里的泰铢。首当其冲的是外汇储备。通过卖外汇储备的方式,买入本国货币进行贮藏或销毁。但是,泰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充足。数据显示,在1996年,泰国短期外债有477亿,但外汇储备只有372亿,根本就没法撼动汇率速降的趋势。这时,政府就应该会想到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了。如何紧缩?一是减少货币发行量,但没用,因为,市场资金池只是不会从央行流入,但还是会从外国资金池流入。二是提高利率,当时泰国政府确实也这么做了,但是,起到负面作用,因为人们看到利率高,比炒股还好赚,于是趋之若鹜地去把股票基金的钱放到银行去了,股票又大跌,企业就面临破产。另外,利率提高也使得企业的银行负债压力更大。当然,还可以上调存款准备进率或提高贴现率,但钱也只是从银行到央行,对市场资金池影响不大。最后,当然还有杀手锏“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operation,也叫“公开市场业务”)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其实,刚刚第一个,卖外汇储备也属于这其中的一种。这里面还包括,卖国债,卖有价证券,将市场的资金收回中央,以帮助有信用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或帮助穷人,改善民生,降低失业率,但是,泰国的银行业发达于证券业,国内人和外国人对泰国证券业还是缺乏信心,所以,泰国这招也行不通。最后,泰国无奈地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泰铢又急剧贬值,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去了。

(整理于投协内部会议King讲演稿)

REFERENCE

priest(笔名). (2016210). 如何通俗地解释 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李伟. (2007125).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警示.

南柯一梦. (2016115).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术界有没有系统研究货币危机的理论?.

萨克H金马富朱尔哈克. (2002).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原因及政策反应. 跨国经济评论.

沈联涛. (200765). 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泰国,而在日本. 香港, 中国.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