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母刚服役就被拆,成零件供应者,堂堂英国海军落魄到这份上?
英国皇家海军曾经在18世纪~20世纪前期,垄断了“世界最强海上力量”的宝座约150年之久。在现代海军领域,英国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不过,正所谓风水轮流转,近年来英国海军的种种问题和糗事可谓是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身曾是印度的殖民宗主国,今天的英国海军似乎越来越有股子“印式咖喱”的味道……
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
综合英国多家媒体的爆料称,服役没几年、正在维修中的英国海军最新型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如今已变成了同级舰的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零件提供者。这是因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自建成服役以来,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故障,如今已耗尽库存备件。故现阶段唯一能确保零件来源的办法,就只剩下“拆东墙补西墙”了,即从“威尔士亲王”号的身上玩“器官移植”,才能给“伊丽莎白女王”号续命。
英军从“威尔士亲王”号上拆下零件
当然了,从英国海军发表的官方言论来看,其对这些说法予以否认,称军舰的备件供应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不仅如此,为了保证一线军舰的持续使用,临时从维修或退役军舰上拆卸可用部件,以供更加重要的舰艇加以使用,乃是“常见的做法”,目的是为新零部件的生产挤出足够的时间……
“伊丽莎白女王”号接受补给
仅从字面意义来看,我们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做法。但不得不说,从一艘现役舰艇的身上拆解零件以保证另一艘现役舰艇的可用性,这明显属于没办法的办法,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况且,在英国皇家海军几百年来的悠久历史来看,其给世人留下的一贯印象都是财大气粗、造舰水平高超和产能充沛。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效率低下且产能不足的造舰业和配套产业的水平,再加上官方这种掩饰意味十足的官腔,倒真是越来越有印度味了……
英国海军日渐式微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此前伦敦方面的一项统计,即英国首都的新增人口中,有约40%的人属于南亚裔。这样想来,不知道英国海军的内部,是否也招收了一批带有印度移民血统的文职人员,专门负责草拟此类公文稿。
昔日建造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号
归根到底,英国之所以会出现此类问题,与冷战结束后的美国有着很相似的一面,即国内去工业化的程度太深了,实体制造业不断迁出国外,最终害了本国制造业。要知道,若想建造一艘军舰或商船,仅凭造船工业是远远不够的。除了造船厂,其还需要包括金属冶炼、各类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和质量管控等一系列配套产业链,说白了就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英国造舰业
在保持产业竞争力一事上,国家是要对相关产业不断保持资本投入才行的,有时甚至不得不维持相当长时间的亏本经营,也不能让国家失去某些领域的产业能力。不过,从单纯的盈利角度来看,上述做法则完全不可取。有订单时就临时招人开工,没订单时就压缩研发成本和削减用人成本,这才是逐利的资本家眼中的“正常”。但对于国家来说,这只会造成制造业的衰败和人才培养环境的真空。如今英国羸弱的制造业近乎是无解的,那军方深受其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不夸张地说,受人口族裔比例变化的影响,今天的英国正面临着遭“反向殖民”的可能,整个国家愈发向着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军队已经隐约出现这一趋势。无论怎么看,此事对于英国的军事和经济发展似乎都缺乏积极影响,7万吨级的“威尔士亲王”号恐只能长久地担任“伊丽莎白女王”号的“佣人”了。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