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罗马印象之穹顶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5-01 阅读数:人阅读

 

在欧洲旅行,所见到的教堂样式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拱券加上穹顶。抬头仰望穹顶,使人如置身天堂,在半球形的天空中,彩云飘飘,仙女起舞,天使游戏。

穹顶也是古罗马人的创新。世界上第一个穹顶来自万神庙,公元2世纪,后来的穹顶都是模仿万神庙,或是学习万神庙。在意大利就集聚了世界前三名的穹顶,万神庙、圣母百花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后两位比万神庙要晚了1300多年。

穹顶的难度在于穹顶的重量都压在承重墙上,所以顶要轻,墙要厚。万神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穹顶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古罗马人率先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大减低了穹顶的施工难度,而且可以将穹顶的壳做得又轻又薄。

古罗马城两面都有着休眠火山,火山口周围留下了大量的细微颗粒,活性火山灰,几乎就是纯的二氧化硅粉末。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火山灰,建筑的耐久性就会大大加强,而且坚固,不透水。古罗马人用火山灰、石灰和海水混合成灰浆,再加入凝灰岩,也就是火山碎屑,混合后注入木质结构的模具中,经化学反应后,牢牢地粘固住混凝土。万神庙的穹顶就是这样浇筑而成的。

古罗马特有的火山灰混凝土,不但用于拱券、穹顶,还用于筑墙。万神庙和斗兽场之所以两千年不倒,主要是火山灰混凝土做出的贡献。对此科学家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结论,这种罗马混凝土的牢固性和耐久性,都优于现代的混凝土,只不过其化学反应需要很长的时间,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万神庙是世界上第一个穹顶,它也是全球建筑作品的顶峰。有的专家评价,如果说帕特农神庙是优美,万神庙就是崇高。崇高的意思就是一览众山小,就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万神庙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从此以后,穹顶建筑开始风行全球。不仅是教堂、清真寺,还有王宫、议会大厅及多种建筑,各种样式的穹顶装点着城市的天际线。人们对于穹顶建筑的喜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起点在万神庙,而终点尚不可知。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圆顶建筑不多见,除去花园中的亭子是攒尖顶,呈伞盖状,正规建筑中几乎见不到圆顶。到了清朝,才有了天坛的祈年殿。从文化的层面上,中国人讲风水。在风水学中,最为理想的房子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四边不能缺角,左右相互对称。按照天圆地方之说,方形是静,静是稳定,平衡;圆形是动,动是变动。中国文化讲究静,求稳,不偏不倚。因此中国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被人戏称为“火柴盒”。

在中国古建筑中,在室内的天花板上可以见到圆形,就是藻井。藻井通常位于室内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绘有花纹、彩画和浮雕,多用在宫殿、寺庙、佛坛上方最重要的部位。藻井是个见功夫的活,其难度和艺术价值不亚于西方教堂的天顶画。藻井并不算是圆形建筑,只能是室内装饰,一种变化的手法。藻井也是应五行之说,中国的建筑物都是土木结构,厌火,藻井是水,可以克火。

从技术角度,西方建筑采用石材,在两千年多年中,罗马人掌握了先进的采石技术,以及特有的混凝土,使得拱券结构和穹顶结构得以广泛采用。中国人建筑采用木材,木材受到材质的局限,做不出拱券结构和穹顶结构。而且拱券结构和穹顶结构多用于大型或是超大型建筑物,中国古代王朝没有这种需求,太和殿就是最大的建筑物了。

在砌墙时,石块或砖块之间要涂上胶凝材料,罗马人发明了“罗马砂浆”,就是石灰+砂子+火山灰。中国古代也有着自己发明的胶凝材料,石灰+糯米汁,也有石灰加上桐油或牛血的。由于成本高,不能广泛使用,不如罗马人的火山灰取自天然。

不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技术层面,中国与西方走了两条不同的路线,走了两千多年,到了今天,就有了罗马的拱券和穹顶,以及中国的榫卯和斗拱。两种文化,不同的技术路线,不能说谁比谁的好,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出国看什么?看的就是这个。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