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少年故事,唱时代强音 | 《少年永相函》MV首发
《少年永相函》
六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在去年九月来到苏州中学园区校开始了负笈求学的生活。他们虽然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习惯,每个人也都有着独有的个性,但“少科班”这个独特的纽带使他们每个人紧密相连,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完成了既定的预科阶段学业任务,更在这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合作进行了许多课题研究、文学创作和实践项目等任务。这更为他们在园区校一年的预科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姿色。
一年的园区校生活,如今离赴在即,百感难言。少年班两位同学戚灏千、朱力扬用一首原创歌曲《少年永相函》来表达对西马斜塘的深情寄托。
歌曲MV首发
听,歌曲背后的故事
曲作者——少科2班戚灏千
我与音乐有着莫大的缘分。曾因为在幼儿园时创作了几段旋律,被母亲报以很大期望;也因为具有绝对音感被称为“音乐天才”,也当过白俄罗斯国家乐团的“锦鲤级”协助指挥,但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投身音乐,走上了读书求学之路。曾经学海苦深水,音乐休闲远浮云。但少年苦中作乐,一个人,一支笔,一片稿纸,那情不自禁哼出的旋律,便是整个世界。
就这样,一个从小痴迷于音乐的小孩,熬过了多少晨钟暮鼓和挑灯夜战的日子,来到了园区校少科班。生活照常,写写小调,我没料到,老秦竟替我有了把他们做成一首完整的歌曲的想法。当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心中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安静的教室,黝黑的夜色,提笔,园区校的音符便在耳边奏响。木桥上鸟鸣的清脆婉转,草丛中虫叫的窸窸窣窣,斜塘里鱼锦鲤跃起,清涟乍开,还有樱花树上的风铃叮当,同学们的嬉笑打闹,风过雨落的低吟浅唱,一时竟不知,是园区校钻进了我的心里,还是我溶进了园区校里,我即兴哼唱,笔尖上的旋律似泉涌般泄出,这首曲子的初稿,40分钟,一气呵成。
如果说,旋律是这首《少年永相函》的灵魂,那么,同学与老师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就赋予了她生命。眼前我的小伙伴们,无条件支持了我的工作。朱力扬典雅的填词,歌唱者不厌其烦的试唱,同学们不断地排练,想要将她以更好地面目呈现。是他们的团结,把一滴滴露水凝聚成了一片汪洋。而老师家长则像海风,在这片天地掀起了一番波澜的白浪。秦江老师的提议,顾文茜老师的张罗,李红娟老师的热心支持,杨婕老师,王伟老师和童盈老师的陪伴,各位家长的积极参与。这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谢你们,给我们搭建了舞台,让我们尽情绽放。
一切便水到渠成,这首歌日益丰盈,最终与大家相见。感谢这一次机会,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真正创作者的曲折与喜悦。让我明白无论看似多么艰巨的任务,只需坚持与努力,便都可以做到。于是我将继续坚持我的音乐情怀与精神寄托,走出自己的节奏,走向无限可能。
词作者——少科1班朱力扬
正如闻一波老师所要求的,我们一直想讲好一个我们自己的故事。
故事开始的时候只是作为一首班歌——当第一缕阳光划破深邃的黑暗,迎着熹微的晨光,姑苏城东南角里,薄雾悠悠地从清潭之中升起,笼罩着港田路之上的园区校。来自祖国各地的我们,怀着憧憬踏入学校,共同努力学习。将来即使身处五湖四海,心也同在一方师门,少年同学之情永留心间。
我们相信王维的“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我们相信孔子的“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当时我们把它叫做《府学路》:在府学求学之路漫漫,且看我们上下求索。这是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是我们共同的情怀。
但是一首写园区校的歌曲不应当仅仅属于几十个人:青绿葱翠的湿地之中,红墙黑瓦顷然而起,凤西亭挺立于西马斜塘之间,一如少年之初心,哪怕历经风雨,也不曾改变。千年古校不曾停下它前进的步伐,园区校也在千禧年时焕发出全新活力,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听得诚思勇信,为人正为人真的校训在鸣鸾声中不断传唱。
此时,故事不仅仅属于少年班,这是一首校园的赞歌,我们汇聚在一方校园,在这里共同生活,共同进步,书写园区校的未来——或许一声“少年永相函”是我们最好的写照。
我们书写的是文化,是历史,是遥望古时文人墨客,留下的不尽的文化瑰宝。且看韦应物的文之幽美,高启的诗之灵巧,范仲淹的词之恢宏,即是樵夫渔民,也会在此间驻足,流连在校园林立的塔楼之中。
我们书写的是志向,是情怀,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若要实现这千丈摘星的愿望,还须凭借我们自己高攀。少年游有漫漫凌云志,府学路上代代志誓传,心中满溢求索好学,便胜过万千美玉琅玕。
这首歌也是每一个少年的故事。谨以一首“少年永相函”送给园区校,记录下同学们的“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感谢所有参与歌曲创作的同学,一首歌曲唱出了少年班学子对学校的无限深情,唱出了少年们的壮志凌云。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在此祝愿所有园区校学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