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天风读后感

作者:三青 时间:2023-04-28 阅读数:人阅读

 

天风读后感

看完《天风》,感觉是一本非常好的古代战争小说,想写点东西,但是没有明确的主旨,只是记录一下若干想法。

小说《天风》主要讲了三场战争,但又包括政治、文化,涉及现世的很多历史经验。以文化为背景,通过战争和政治活动,架空了一段历史。在这段历史里,作者拼接了很多现世的历史元素,从中可以看到清军入关和土地革命的某些影子,仿佛以架空历史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现有历史的看法。

思想、科技和经济是偏底层、偏静态的东西,往往难以短期改变;政治和军事是偏表层和动态的东西,短期内经常动荡,特别是在古代;而科技和经济往往决定政治模式,这些又会引导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成为主流。在这一动一静的编织中,历史形成了。

英国资产阶级兴起和工业革命,需要与之匹配的文化,于是新教伦理广泛传播,仿佛两个磁铁相互磁化。

“有个人想见上帝,被告知瀑布冲击下面古钟产生的声音越大越容易受到上帝关注。于是这人就不停的抬高和掘宽瀑布,抬高瀑布用的是科学技术,掘宽瀑布用的是金融手段,于是瀑布冲击造成的钟声越来越大。人以这种方式见到上帝的欲望,我觉得就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因此,新教伦理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

中国古代是大一统农业帝国,也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即儒家文化,这也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如果把资本家和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那么同理可以把地主和农业革命联系在一起。中国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士”这一词有不同的解释,武士、贵族、官僚、读书人、士绅。总体说来,士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可以简单认为,从贵族到门阀,再到士绅的过程,同时士一直是中国古代官员的主要来源。说白了,就是地主和官僚一体,而西方目前则是资本家和官僚存在密切关系。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与政治掌权人是一体的,政治和经济相匹配。

中国古代是个大一统的农业国家,只要稳定即为盛世,因此,其与儒学相互吸引。而英国是一商业岛国,积极进取是一种需求,因此与新教伦理相互吸引。儒学和新教伦理,均劝人积极入世,一个对外保守,一个对外开放。中国后期儒学变为一种保守文化,归于地缘政治和历史因素,宋代之前的儒学未必就是僵化保守之学。国家的兴盛需要与之匹配的文化,而该文化应该是积极入世的。从基督教到新教的转变,可以看出宗教神性的弱化和国家兴盛是趋同的。以此来看,伊斯兰教世俗化是发展的趋势,但是文化需要经济和政治力量去牵引、去共鸣,主次不可颠倒。目前伊斯兰世界缺乏引导宗教世俗化的经济力量和政治环境。

抛开经济问题不谈,目前西方的问题在于财富集中;中国的生产资料占有者和政治掌权人均为政党,实为党国,但是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政治和经济一旦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则会引发问题。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标签:
微信

三青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她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微信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