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的爱情悲剧是四大家族兴衰的线索?爱情和家族衰败有何关系?唐僧念的紧箍咒是啥?翻译成中文就6个字,你听了也得头疼
从小就看到这样的说法:《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四大家族的兴衰。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也不好下结论,因为不理解:为什么爱情悲剧,能穿起家族兴衰?
长大了,读得多了,并且是以八十回为主、续书只作为参考的那种读法,才恍然大悟:
宝黛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就是因为家族的衰败。
读过原著的读者,应该不会忘记那个在“二门上”的小厮兴儿,告诉尤氏姐妹:宝玉的婚姻“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宝黛的爱情已经如此公开,贾母自然是支持,王夫人也没有公开反对,薛姨妈开玩笑还要撮合——形势一片大好,怎么就变成悲剧了?
有些大脑空空的观众(不能说是读者,只能说是观众了),在手机上刷多了宫斗戏、宅斗剧,就只会用宫斗宅斗的思路去理解一切,包括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红楼梦》。于是,王夫人就成了罪魁祸首:一定是她,架空了贾母,害死了黛玉,把自己的外甥女宝钗塞给了宝玉。
唉,王夫人是蠢,但不至于像《知否》里的贺弘文母亲那样,心疼娘家外甥女,就宁愿把她娶过来,哪怕害了儿子也在所不惜。在“情辞试莽玉”之后,包括王夫人在内的所有贾家人,都知道了宝玉对黛玉的深刻感情。再让宝玉娶别人,就等于是谋杀!谁还敢把宝钗硬塞给宝玉?
续书中宝玉犯病、神志不清,薛蟠打死人命(又打死人命了!)下狱。于是贾母王夫人“霸成亲”,以替薛蟠找关系脱罪为条件,逼迫宝钗嫁给宝玉。怎么也不能相信,这种狗血而大违情理的安排,会和八十回恬淡自然的文字,出于同一人之手。
八十回以后贾府获罪抄家,这是屡有暗示的。但抄家不是满门抄斩。在主要人物获罪之后,如果贾府能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挺身而出,就像《大宅门》里的白二奶奶,连肉都吃不起了也坚持把全家聚集在一起、坚持不辞退技术人员,那么还有云破月出、东山再起的机会。
问题是,这个强有力的人物,会是谁呢?
凤姐已经获罪,探春已经远嫁,赦政琏兄弟叔侄都不能幸免,也就只剩下宁荣二公“略可望成”的宝玉一个人了。
可是宝玉根本不是此道中人。虽然聪明有才智,偏偏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怎么办?唯一可能的解决途径,就是给他娶一个美丽的、能时时劝说他的妻子。
黛玉显然不符合要求,宝钗显然符合要求。这不是哪个人的阴谋,而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下一个问题是:金玉婚姻的最终决定者,是谁?谁敢冒着让宝玉生病发狂的危险,硬拆散他和黛玉?
只能是元春。因为“情辞试忙玉”的时候,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都是见证者,贾政虽然不在,一定会听到转述。他们都不敢冒此危险。而元春身处深宫。弟弟和表妹有情这样的“不才之事”,也不便通过小太监传递。所以元春没有意识到黛玉对宝玉的重要性,也想不到拆散宝黛爱情的严重后果。
再就是宝玉为什么甘心接受?他是不敢硬抗,但是他不是最擅长生病吗?为什么听到赐婚的消息,不赶快生一场重病,给元春瞧瞧?
很简单,元春已经看不见了,她已经“回首相看已化灰”了。在娘家获罪抄家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受刺激过重,将要一命呜呼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下谕赐婚,为挽救家族做最后的努力。至于宝玉收到消息后是病是疯是痴是狂,她已经看不到了,也不会因为宝玉的病、宝玉的疯、宝玉的痴、宝玉的狂而收回成命了。
从下谕赐婚,到正式结婚,还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足够黛玉由病重、到身亡。她本来就多病,而且越来越病重。赐婚无疑是给了她最沉重的打击。但是宝玉也不能怪责到亲爱的、已经死去的姐姐身上去。
黛玉死后,宝玉才跟宝钗结婚,因为一直把黛玉放在心里,而没有“把死的丢过不掉”,所以宝玉还是“情深意重”,并不算是负心薄幸——这个理论,出于藕官之口,得到过宝玉的极口称赞。后来,宝玉终于亲身实践了。
宝黛爱情悲剧和家族败落有何关系?如果没有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落,宝玉完全可以做他的“富贵闲人”,和黛玉结婚,过神仙眷侣的日子。
可是家族败落,要求宝玉去承担责任,就必须放下情爱。不管他如何不甘不愿,他的爱情注定将被拆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